连续几年,上海通用的凯越与北京现代的伊兰特在市场上是一对竞争对手,销量在一段时间不相上下,同级别车第一、第二的市场排序难分伯仲。但最新统计的今年前10个月销量数据表明,这种状况发生了改变。凯越共销售154070辆,同比增长9.6%%,而伊兰特只销售了94410辆,同比下降了32.5%%。这个变化很耐人寻味。
是产品问题吗?显然不是。我曾经与北现的高层也交流过。不管是伊兰特,还是北现其他的产品,像索纳塔、雅绅特、途胜等,都没有出现过大的质量问题,更没出现过因质量问题而引发的公关危机,并且大部分用户对北现的产品满意度还是不错的。
是价格因素吗?也不是。当初,伊兰特和凯越都能卖火,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性价比不错。况且,两者是一对竞争对手,市场价格是双方博弈时互不相让的底牌。
凯越与伊兰特之争,是品牌上分出了高低。我们常说,上海通用品牌营销做得好。这句话的背后是其连续两年销售列行业第一。而北现今年前10个月销量同比下降了20.3%%。
其实,北现发展的减速不是今天才开始的,去年就已经显现了。今年五六月份,韩国现代总部派小组专门赴中国调研,想了解韩国车(更确切说是现代汽车集团下的产品)在中国市场遇到困难的原因。我对韩方小组的人员说,这是韩方战略判断失误导致战术打法跑偏带来的结果。记得当年伊兰特在海南搞试车,当时北现的韩方销售本部长大谈现代汽车品牌的市场地位和作用,坚决不认同先以价格定位推动品牌的说法。对此,我提出了“韩国汽车,是先做价格杀手,还是先做品牌高手”的问题。事实上,在全球汽车产业的大背景下,后进入者往往是在成本价格上首先出牌做大,然后做品牌、做强。当年的日本汽车是如此,韩国汽车,包括未来的中国汽车也应该如此。
我认为,面对先进入者欧美汽车,韩国现代是明白这个道理的。2005年,我去美国采访现代汽车在美国市场的表现,发现其就是这么做的。继上世纪败走北美市场后再进美国市场,现代汽车采取了瞄准日本同类车型,以低于20%%左右的价格定位,到后来配以10年10万英里的免费保养的打法,市场效果非常好,销量猛增。
我在洛杉矶问当时现代汽车北美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这样的市场策略,成本很高如何消化?他的回答有两点意思非常明确,一是现代汽车这么做是考虑了成本问题的,二是不能孤立地看成本和利润,还要看发展。他告诉我,两年的市场表现,已有调查分析显示,美国消费者对现代汽车与日本汽车同类车型的价格预期缩小了近5个百分点。换句话说,现代汽车的品牌知名度、影响力在提高。
我不是说,现代汽车方面在中国完全走了另外一条路,而是它有点过于急功了。北现合资合作初期发展的确很快,那首先是双方从建设到生产,从组织管理到机构运行,从质量控制到营销网络建设精诚合作的结果。其次是赶上了一个好的市场机遇,包括政策和市场环境。但对于现代汽车这样的品牌,要在市场上发挥作用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路。做品牌与做量,对于韩国汽车来说绝对不是两手都抓、两手都要硬的事。我对韩方小组的人说,中国消费者对韩国汽车的了解始于北京亚运会,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人们对韩国汽车的评价不高。到了北现合资,韩国车的形象有了改善,现代汽车的品牌也开始逐渐被接受。但毕竟时间太短了,保有量相对于大众、通用旗下的产品差得很远。我有一个朋友最近买了一辆凯越,我问他为啥不考虑伊兰特,他马上回答,品牌不一样,一个是通用别克,一个是韩国现代。真正懂汽车的人可能知道,凯越、伊兰特在技术上各有长短,但对普通消费者而言,品牌影响力可能是决定购买的关键。
有人说,做价格杀手有两个风险,一是意味着利益的付出,二是会拉低品牌定位。我能理解现代汽车的急功,但利益考验一个企业成本控制的能力。更何况,在北现还有很大的成本潜力空间。这个空间可以从研发制造,从零部件供应,从设备与物流等各环节去找。这样的空间完全能让价格杀手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对于第二个风险,前面我已分析了很多。这里只提一句名言:不积跬步,何以致千里。时间与量的积累是品牌的第一要素,现代汽车在中国还真的不能太急了。必须看到,现代汽车与别克品牌上的差距,首先是量的差距,先做大再谈品牌,韩国现代别无选择。可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也。吴迎秋/文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