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能源技术:差一点就不行(4)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7日 05:43  深圳特区报

  乙醇:人与汽车争"粮食"

  特点:延伸出巨大的产业链,与农业密切相关,具有很好的经济性。

  瓶颈:原料来源不稳定,人与汽车争粮食。

  我国使用乙醇汽油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然而出于粮食安全考虑,我国用粮食制造乙醇汽油不会大幅扩大规模,因此乙醇来源遭遇了它的瓶颈问题。

  乙醇的来源,国内目前是依靠玉米、小麦等粮食。这一途径曾经解决了部分国家陈化粮积压问题,对促进农业生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005年,我国使用乙醇汽油总量达到1000万吨,乙醇替代汽油量达到100万吨,由此节约原油进口近400万吨。而另一个相关统计则现实,2005年我国出口玉米861万吨,2006年上半年出口仅227万吨,全年出口量大幅减少。巴西最大的糖业预测机构Datagro预计,最迟到2012年,中国食品业和乙醇工业对玉米的竞争性需求可能导致中国减少玉米出口,最终变成一个玉米进口国。而同样的问题也冲击着日本和印度,甚至美国。近期,小麦和玉米价格攀升至近十年来的最高点,美国以为可以不依赖石油的时候,却发现要为粮食犯愁。

  目前,关于乙醇的来源,或者是利用乙醇的方式,再次引起了汽车业界的重视。乙醇的生产关系着令人意想不到的巨大的产业链,而这一产业链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之大,又是不容易控制的难题之一。科学研究发现,如果利用纤维质生物原料,如植物的秆、叶、皮等生产乙醇,或许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