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周刊189期封面报道:毁于汽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3日 13:57  青年周末

  毁于汽车 新周刊189期封面报道

  ◎文/本报记者 刘迪

  “汽车,也许是人类最坏的发明。汽车载着我们和‘新生活’一起兜风,我们的‘新生活’却又将毁于汽车。”

  新周刊用“毁于汽车”的概念,企图达成这样的反思:正在西方发达国家正在努力将汽车制造的现代文明悖论及恶果向回扭转时,中国人却正在兴高采烈地买车,我们究竟知不知道汽车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在人类规划的交通系统里,“人”会不会反而会被压扁在车轮底下?我们是不是在用一种舒适的交通工具毒化我们自己?

  轿车文明批判

  作者郑也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本文原载于1994年8月9日《光明日报》。

  “今天,当半个地球警觉的舆论对汽车的未来持悲观态度时,另外半个地球上的人们则认为他们被残酷剥夺了享受汽车带来好处的机会。”

  作者认为,当中国人一头扎进汽车文明的洪流时,却没有发觉它正在流向死亡的港湾。商人的贪欲推动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而人类普遍所有的虚荣心以及汽车廉价的社会性成本,让汽车消费成为了一条恶性循环的锁链。汽车原本只是交通的手段,是人类役使的工具,但过头的汽车业最终却给人类造就了令人窒息的交通状况。

  中国的汽车文明与中国人的汽车文化

  作者汪丁丁,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本文原载于2003年8月《读书》。

  “环境污染、交通混乱、马路杀手、债务危机、停车场战争……我们怎么会‘全体投票’同意把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到这种处境当中来呢?”

  作者认为,由于社会普遍缺乏真正的公共意识,导致在中国,汽车消费正在演变成为一场迅速蔓延的、毫无节制的大众消费运动。消费者们都在急于完成“自由选择”的私人权利,而无心培育一个坚实的公共领域,来维护自己的私人利益。已经有了汽车文明的中国人,却严重缺乏与之相称的汽车文化。

  《CARtoons》

  安迪·辛尔(Andy Singer)

  世界漫画界著名的“汽车反对派”。其漫画集《CARtoons》充满了对美国乃至全世界汽车社会的深刻反思。他把作品免费提供给全球绿色环保组织及其他反车志愿团体。

  ▲插图/安迪·辛尔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编辑:赵广喜)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