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访谈实录:方劼与汽车工作座谈会(组图)(3)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0日 21:57  新浪汽车

  我说方老你就当这个组长,编委会的同志都在场,用了八年时间硬是编出来了一大本汽车工业史。当时调整很艰苦,他是坚持到底,用了八年的时间,这已经是到90年代了。96年才竣版,差不多这么长的时间。方老是我的领导,但是在当时我们在建设一汽的时候,给我的印象最深的就是一汽建设大部分都是老干部。在领导这一岗位上处长就是两个人,因此尤其是老干部他们对汽车行业,对汽车的支持相当大。当时有一个技工学校,方老是几年,每天五点起床,就到我们的教学大楼,每天都是,他硬是坚持了几年,当时是全厂的老干部,全厂的大部分职工都坚持在技工学校教学大楼,几年就是那么学的,当时为了甩掉帽子,方老给我印象最深得是这个。


座谈会现场

  当然其他的很多工作他也做的很好,所以方老走以前我和我爱人到家里去看,方老确实在病危的时候,跟我谈的还是汽车,因为他知道我也是汽车迷,谈的还是汽车工业。所以怀念方老我就不多说了,我就说这么几件事。他为汽车工业奋斗了一生,所以我再讲几句中国的汽车工业。

  我们在座的这些同志都是在一起从零开始做的汽车工业,1950年在大学的时候,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就参与了一汽的在苏联的谈判,到现在为止大概一共是50多年,不到60年。但是我现在最高兴得是我78了,我们从零开始到80年代初期才20万辆,现在改革开放以后,我们飞速的发展,今年年底我几年前预计,我说是600万辆,实际上今年是700多万辆。世界上一个国家这么多汽车的产量是第二大。


座谈会现场

  所以刚才李书福讲的几句话,我深有感受,虽然我们50年从零到700万辆,但是跟西方的差距,尤其是跟美国、日本、欧洲的差距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我就相信第二代的同志还有第三代的,在座的第四代的,继续往前推动,一定是把我们中国的汽车工业后来居上,我是相信在以后会年产1000万辆,可能是世界第一,但是技术差距还很大。

  昨天我参加了十大发动机的颁奖仪式,九大发动机是外国的。所以我们要有自主品牌,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就是要靠你们。我知道靠你们这些学生,所以我希望我们的接力棒,我们的第一代的汽车人能够交到你们这些人的手里,你们接下来,再把中国汽车工业核心技术掌握,一定会成功的,我的话完了,谢谢!

  主持人:谢谢陈总,陈总给在座的各位年轻人我们第四代,第五代,甚至第六代,提出了更高的希望,大家鼓鼓掌!

  罗晓明:我们一定要做好我们接班的工作。

  主持人:请我们的李总谈谈!

  陈祖涛:我们两个是一批代表,都是在一个房间,从一开始就在一起,当时我们是第一任老总汽车工业公司的老总。

  李刚:我不知道今天这个会是这么一个性质,同时有两百多名吉利大学的同学参加,这给我更是带来了一个惊喜,又有一些我们的老人,又有这么多的年轻人,又看到了吉利的车,真是非常的高兴。但是说起汽车来,我今年80岁了,清华大学48年毕业,是清华大学第一届的汽车专业的学生。从那以后就一直是在搞汽车,一直到现在。所以可以说大概有了58年了,将近60年的时间了,现在满脑子的还是汽车。

  今天有这么多的年轻的学子,可能都是汽车专业的,我心里真的是特别的高兴。我想说一个是缅怀他的一个会,当然要说他几句话。他的一生把他的全部精力是献出给汽车业了,他当时是一汽党委的副书记,当时只有30多岁。从佳木斯到一汽来,他对汽车的知识是从参加一汽的建设以后逐渐的积累起来的。他对群众的工作非常的关心,对于群众的创造发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非常的关心。

  尤其是对于搞当时我们所说的群众运动,就是发动群众。当时一汽有很多事情都是发动群众的,其中有这么几件事,一个就是在当时一汽有一个电站,这个电站是烧煤的,可是在58年以前有一阶段煤非常非常的紧张,大庆油田那时候开发出油来了,所以那时候北京下了一个通知,就是一汽一定要改烧煤为烧油,这叫烧油工程。那时候一汽的管电站的就是江泽民同志,这个任务就是落在江泽民他的身上,那时候煤说断就断了,这个时候方劼同志和江泽民同志发动群众,用了个把礼拜的时间就把煤罐储藏起来,这个事情他有很大的功劳。

  还有一件事情对我的印象很深,就是我们58年的时候,生产红旗轿车,这个红旗轿车是群众运动搞起来的。在56年的时候毛主席提出来了什么时候能坐上我们中国自己的轿车?在这个号召之下,一汽就在58年六、七月份的时候开始搞了一个红旗轿车,这个是用群众运动的方法,大家抢零件,一个人一个零件,一个车间都是零件,这么搞起来了,第一辆,那是58年的8月1号出的第一辆轿车。

  从这个的眼光来分析,那时候我是亲自参加的,我也是受着运动的感召之下,那时候我在发动机厂管这个事,做技术科的科长。我当然也是非常的兴奋,满腔热情,投入到运动当中去,车子是出来的,但是从现在的眼光来看就是一个能跑的车而已,问题是多得很。


吉利展台

  发动机刚出来以后,五分钟发动机就转不了了,在这个情况之下,怎么办呢?跟北京已经是报了喜讯了,要十一献礼。这时候有几个领导同志,也包括方劼,他们几个同志组织了一个全厂攻关的组织,组织了很多小分队在攻关,这个攻关现在看来一句话说不清楚,根据科学的方法解决了很多问题,差不多有100多项的问题。

  我有幸参加了发动机的改装,活塞有问题,活塞环有问题,钢铁的加工也有问题,问题很多。在这个组织当中,他是用各种办法来鼓励我们,给我们创造条件,所有这些问题应该说是大体上经过一年的时间都解决了。比如说活塞和钢桶的摩擦问题,都是一些比较难的问题。最后由他来进行发奖,跟大家合影、拍照,全厂动员了好几千人来搞这个事情,所以应该说那时候怎么样把科学的方法跟群众的运动结合起来在这个方面方劼同志是下了很大的工夫,做了很大的努力。

  紧接着就是反右斗争,在这个时候我记得他为我们的技术干部说了很多的好话,为什么?可能很多同学不了解当时的情况,当时是整顿思想和作风,不管你的工作当时做的怎么样好,思想跟不上不行。他也是爱护干部,所以像我们这样的人,在当时就受到了很多的舆论压力,那么这个时候我记得大概是在59年左右,方劼同志在我们全厂开了一个大会,他提出了一个有名的理论,来给我们摆脱。

  在汽车设计当中有一个公差,有一个上限,有一个下限,有这么一个允许的范围。他说我们在做政治工作的话,也应该有一个公差,不能把每一个人都看死了,说这个人就应该批,这个人就是应该什么什么,让人帮助。你应该允许人家犯错误,也允许人家改正错误,允许有一个空间让他发展。

  我记得他是在我们一汽刚搞起来的时候一个人拣了一块砖弄起来的俱乐部,在那个时候他公开说对李刚等人进行平反,那时候我的心情确实是非常的激动。现在来看,他的一生为汽车工业奋斗的一生,他在从离开一汽以后,他跟我多次说过应该扶持每一个愿意做汽车的,在汽车厂里面工作的积极分子。所以他的思想也是一贯的积极的依靠群众,所以这时候不管是厂子再小,人再少,当时的资金再少,凡是做汽车的他一定是要赞成。

  我说你为什么一定要赞成呢?他说易经上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他当时支持的行为,他是要在群众当中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是一个一贯的思想,所以今天我们缅怀他,我也想起这个。我觉得他的这种深入群众的作风应该是我们向他学习的,也是值得我们在座的年轻的同志学习的。

  刚才李书福同志讲的那些话,我觉得也很有感触,一个我觉得吉利发展应该是很快,应该感到很满足了,我觉得很不错了。现在来看,应该是造汽车有八年了,从98年开始到现在,不是20年,只有8年。真正拿到汽车的入门劵,只有5年的时间,这是一个很值得的骄傲的一个康庄大陆。


吉利展台

  书福同志以前说靠天时、地利和人和上去了,但是说李书福的理念他今天实现了。短短的五年的时间从一般的技术走上了一个先进的技术,从一个低端的车,现在走向了一个逐渐向中高端来走。从国内市场现在走入到国际市场,我觉得5年的时间李书福同志确实是做了大量的工作。不仅是在汽车制造方面,跟汽车有关的跑车,我今天才知道什么叫HGF,可惜这个杂志上登的HGF使我一头雾水,今天刚刚知道的。

  赛车的行业到今天办了两所大学,都是不容易的,他有创新的精神,他有一个广阔的胸怀,这些事情作为我来讲,我曾经是一汽的第四任厂长,中汽公司的第一任总经理,对我来讲,我想要做的一些事情,应该说他做的比我出色的多。我在一汽的时候,我也知道培养人才,我也组织了工人学习班,我们一汽也有大学,也有个几千人的大学,也知道培养人才。可是今天吉利大学走了这么宽的路,今天有3万多人,赶上清华了,我觉得今天第一次看真的是很吃惊。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