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访谈实录:方劼与汽车工作座谈会(组图)(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0日 21:57  新浪汽车

吉利展台

  所以中国汽车工业不能简单的依靠外国的汽车公司,一定要依靠中国自己的力量,最终才有可能实现像方劼老先生所提出来的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远景。所以我还得借缅怀方劼老先生的机会讲了一些不该讲的话,我们都是自己人,所以就讲了这些。我认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是任重而道远,绝对不会一帆风顺。最近网上你们看看,国家汽车发布,财政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中央机关汽车采购中心有一个“绿色通道”,这里面规定全部要采购外国品牌的汽车,没有一个是中国的自主品牌的汽车。而党中央、国务院,从胡锦涛总书记开始到温家宝总理,都非常重视自主品牌、自主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展,当然包括汽车工业。

  但是中央不执行党中央的政策和落实精神的时候根本没有这么做,就是发生眼皮底下,在网上都可以查的,所以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工业发展和氛围的形成是很不利的。所以我觉得我们今天举办这个活动的意义非常的深远,这是一种国家精神、民族精神的一种怀念和缅怀,一种弘扬的问题,这不是简单的一个吉利汽车公司的问题。

  所以有时候我们内部在总结吉利这么多年的发展,一路上得到了多少人的支持和帮助,一路上发现了多少人的丑恶嘴脸,一路上又发现了多少人的真切关怀和一种伟大的思想,光辉照耀,一路走来我们看得非常的清楚。现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来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自主,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这都是非常正确的战略。在这个战略上,作为13亿中国人如何去正确的落实,积极的落实,积极的响应,这就变成了一个大问题。所以吉利造车已经走好了这种非常长久的一种安排,包括吉利大学。

  为什么要办吉利大学?很多人觉得大学多得好,中国有那么多大学,世界上有那么多大学,你自己还要搞什么大学呢?事实上是不一样的,吉利办这个大学他就是非常的切合实际,根据汽车公司,根据企业发展的学校把人才和这个企业是非常紧密的联系起来的,所以吉利大学培养的学生,他首先是要到企业里面去,从事一些工作,然后慢慢的成长起来。不像其他很多大学,一毕业以后他就想去从事领导岗位,这些问题是整个国家的教育的问题,我们无法去解决,但是我们自己办一所大学,按照自身企业发展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培养。经过五、六年的实践证明了我们这个决策是正确的,接下去还要办一所研究生院,这个我跟副会长都已经请示了,也得到了批准。


吉利展台

  吉利研究生院专门培养汽车专业的博士和硕士生,跟外国的很多大学都要建立友好的关系,专门培养汽车专业的高精段人才。这些人才只要是本科毕业的学生都可以进入这个研究生院进行学习,他不是一年到头就是学习,主要是来工作,边工作,边学习,两三年,就是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因为汽车公司他需要大量的人才,他需要很高水准的从事一些重大技术研究和寻求重大技术操控的一些人才。所以吉利从技师、技工的培养,到专科、本科的学生的培养,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就形成了人才的立体培训、培养系统,才能解决汽车工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这么一个问题。


吉利展台

  但是这些工作绝对不是一年、两年能够完成的,现在作为技师培养,吉利已经走上了一个成功的道路,专科、本科的培养也走上了一条成功的道路,从今年开始硕士和博士也开始了,我们人才体系的形成,为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实实在在的,非常有效及时的帮助。

  然后我们要把创新的氛围形成,所以吉利现在专门在研究院里面有一个吉利集团副总裁主管的全球的汽车新技术应用平台,这个是吉利一个副总裁在管这个事情。现在在世界上,尤其在中国有很多的新技术,但是这些新技术很难及时的得到应用,经过汽车应用平台工作的展开,来自全中国,全世界的很多的新技术都拿到这个平台来,我们拿钱给他们进行实验,有一些创造发明很有意思,尤其在安全、环保等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机会非常的难得,所以我讲的有一点多了,我今天当着这么多的领导的面想请示一下刚才讲的问题,就是分厂的设立问题,我不知道找了多少回了,反正几十回,几百回,反正是很难,所以我请求各位的老前辈、老领导、老专家给予体谅。我们也都是为了中国的汽车工业,我们天天在奋斗,每天晚上很晚,每天早上很早,搞的非常的疲惫,但是我们觉得也是很值得的。做人就是这样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总是要干一个活,而且作为汽车工业来讲,对国家和民族,对中国的经济各个方面我觉得他所提到的观点实在是太大了。所以我们希望在这个领域里面能够进一步的奋斗下去,做一点实事,请大家原谅一下,谢谢!

  主持人:感谢李书福董事长的讲话,他讲是吉利的发展道路,实际上是一条非常艰辛的创业之路,也是中国汽车人的自强不息的奋斗之路,李书福不怕困难。前天我们学会换届,他当选为我们的副理事长,晚宴的时候他缺席了,我们说他不懂政治,他就是工作的节奏太快了。


吉利展台

  刚才书福同志谈到了一个观点,就是接力棒,今天在座的都是70、80岁了他们是第一代,我是60多岁,勉强的够上边的是第二代,同学们你们是第五代,只要我们坚持我相信我们中国汽车工业一定会完成我们的创新的,一定能够走上强国之路,让我们共同努力!我想这是我们用最好的方式来纪念方老!

  主持人:我们今天的座谈会希望用更轻松的方式来缅怀我们的方老,谈一下我们汽车的产业。

  陈祖涛:今天我们几代搞汽车的现在在世的人都来了,李书福邀请的到你们吉利大学来,我接到这个邀请说一定要参加,在这里我们要缅怀方老,因为方老为汽车工业奋斗了一生,把毕生经历都奉献给了汽车。我记得他是1953年从佳木斯来到了一汽,作为我们一汽的党委副书记,对一汽的建设做了很大的贡献。以后被调到机械部做办公室的副主任。

  在文革初期他被派到四川,基本上在西南的那一部分,他是小组的组长。在这个以前,他是我们汽车工业筹备重型汽车领导小组的组长,李岚清当时是副组长。从西南回来以后,他还是参加我们汽车行业的事情,我记得在文革以后80年代,他是在汽车行业,当时我是汽车工业公司的老总,有一个讲话,我跟方老商量。我们要写一本我们中国汽车工业的历史,这是80年代中期,产量还在一、二十万辆的水平,我们就有这个熊心和决心写中国汽车工业史。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车型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