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容惠康致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9日 21:05  新浪汽车

  主持人:我想中国自主品牌的企业,会在内心里记住陈先生演讲中提出的问题,进入创新时代,我们准备好了吗?而且我相信他们会用实实在在的表现回答这个问题。

  接下来,请下一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容惠康先生,有请!

  容惠康:各位领导,请让我代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热烈祝贺新京报举办的2006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年度盛典!新京报我经常在看,才办了三年,就有60多万的销量,还是不错的,而且新京报非常关注汽车,非常感谢媒体对汽车业的关注!

  我讲的题目,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前景以及自主品牌能力建设。这个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刘先生在电话里跟我预约的时候,我准备了一万字的讲稿。日本每年都有一个汽车圆桌会议,去年我在日本差不多讲了半个小时,结果半个小时以后,有20分钟的答疑,出去以后有4个报社的9个记者围了我2个小时10分钟,最后我说实在不行了,我70多岁了,没有这么多的精力再扯了。要谈的问题很多,一万字我可以谈三个小时。现在我用20分钟的时间给大家讲讲。在座的各位可能都是做汽车工作的,自主品牌讲太多了大家不一定感兴趣。我讲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背景。第二个问题是我们的市场有多大,有多长。大家知道从1999年开始我们的汽车已经步入了“成长发展期”。我在汽车界待了51年了,我负责一汽五年计划中,我组织了汽车研究所、设计院等。大家知道,我们中国的汽车前途在哪里?在于我们的成长,在于我们的市场基础。市场经济不谈市场谈什么?主要还是谈市场。我们自主研发能力,这些都是基础问题。第三个问题我讲前景,表现在市场前景、技术前景、出口前景、汽车行业全球中是什么位置。

  因为时间问题,我只能脱稿讲了。

  我们现在是一个什么背景呢?21世纪是一个高速发展的、高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主要的特征。第二个,汽车产业在全球来说,都是一个极度具有竞争性的行业。中国的汽车产业,在WTO的框架之下,已经逐步的融入到全球的汽车社会。看看展览会上,全球的汽车,全球的跨国公司,还不包括零部件,都在中国这个市场上找出路,都在这个市场上表现自己来竞争。所以我们冷静下来看,我们会是一个什么局面呢?全球的发达国家,都把汽车为自己的支柱产业。所谓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对国民经济的带动性,是十分广阔的。另外一个背景,全球的资本、技术以及制造基地,正在向优势地区转移。中国是优势地区之一。当然,这个问题来不及分析。中国的优势地位在什么地方?这是我们的背景之一。全球的跨国汽车公司以及跨国汽车零部件集团,都纷纷在中国这个汽车市场上想争得一席之地。前几天,我在上海参加一个钢铁协会和汽车协会联合组织的“汽车20年用钢的要求”,我提出15大项,今后10年、20年中国的汽车用钢都是需要哪一些,这个会议我们有400多人参加,有4个部级干部参加。中国汽车的背景,要谈是有很多的。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我们国家已经明确提出来,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特别提出来这几个大的发展,有一个基础,就是自主创新能力。这几天电视上一直在研究大国的崛起,日本、英国、美国是怎么崛起的。中国崛起没有?正在崛起。04年日本来了19个人,日本的产业省发展4个人,东京大学等、战略研究所等都要求我们协会配合他们研究一个课题,就是04年20年以后日本的家电在中国市场上占有率不过4%多,而04年20年以前是占有中国市场。04年以前,中国的汽车产业会不会走家电企业的路呢?我们调查了无数个企业,合资、独资的,经过两个月的工作,证明这个肯定会存在,当然,汽车不同于家电。每个国家的发展,家电可有可无,汽车可不行,汽车不能放弃。所以说,汽车是全球性的、极具竞争性的一个行业。04年的结论,我当时就感觉到日本人很保守,现在我经常接到日本很多朋友来电话问一些政策性的问题,因为他们担心中国的自主品牌、自主研发能力提高了。这是日本人关注的问题。

  我们的市场现在是什么状况呢?99年我们的汽车市场已经开始进入以大众消费为基础的成长期、成长发展期。中国的成长发展期有多长时间呢?它的基础有多大呢?这是我们在座的每个人必须关心的问题。我的结论,就是中国的汽车产业的成长期、发展期40年以上。我的第一个根据,就是我研究了日本的成长期,这是日本汽车发展的历程的曲线,1964年到1990年26年的成长期,当时只有1亿多人口。美国的汽车成长发展期是45年,我们的规模现在基本相当于美国上个世纪20年代中期,500多万辆。美国这个成长期,经过了二次大战,从原来的900多万辆掉到1945年的82万辆。它的成长期一直到1965年左右。欧洲国家的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比利时基本都是30多年的成长期。

  中国为什么有40多年的成长期?三个因素决定,第一个因素就是中国有13亿人口,这13亿人口是在中国经济不断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的13亿人口,美国当时也不过2亿人,当时的平均GDP是600到700美金,去年我们的GDP是1700美金。我们是在经济不断高速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的。

  第二,我们的经济发展,在区域上极不平衡。现在我们的汽车购买力主要表现在沿海地区、大中城市,加起来不到3亿人,这个市场就这么火爆。今年市场超过700万辆,99年的规模才183万辆,全球5500万辆中我们才占了3.08%。我们排行在全球第九位。去年我们的市场规模是576万辆,占全球的6600万辆的8.3%,进入了第四位。今年,我们的规模超过700万辆,全球预计规模是6700到6800万辆,我们肯定会超过10%,肯定是全球第三位。我们的市场将有40年以上的成长发展期,这是我们谈汽车的基础。

  中国的汽车产业是不是有问题,有六大问题。第一是能源,20号曾培炎就要主持召开新能源会,去年有4个老部长、3个院士给中央写了一封信,胡锦涛、温家宝、曾培炎都批了。能源局组织5个小组,调查了8个月,能源问题是我们发展的第一大问题。第二是我们的研发能力,就是我们的自主品牌。当然,自主品牌的概念和我们研发的力量,不是一个概念。第三是我们的产业极度分散,现在的汽车企业100多家,摩托车连续13年我们全球第一,今年可能超过2000万辆,出口可能超过800万辆,零部件在册的是6000多家,实际是3万家左右,很多不在册。还有我们的环境问题、交通堵塞问题等等。

  最后,关于前景我用几段话来形容。

  第一,中国的汽车产业成长期有40年历程。第二,2030年中期,中国汽车总量要接近、超过美国,美国现在是2.42亿辆。第三,中国汽车主要自主品牌和综合开发实力将在今后10年左右时间,在艰苦奋斗中壮大成长,再过十几年,我们可以挺直腰板说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今天上午我参加开幕式,看了一下,有几个特点,中国的奇瑞出了一个“东方之子”的防弹车。1996年,我当时是负责给国家领导人进口防弹车,20天去了德国两次,奥迪的配套车。红旗奋斗了那么多年,才搞了防弹车。当时奥迪在96年是300多万一台。奇瑞的总经理告诉我,他们的防弹车是30万到与50万之间,这个非常有竞争性。另外看比亚迪,充电电池电车已经有了,从去年到今年我4次到比亚迪坐了他们开发的充电电池汽车,不简单哪。它的价位,和比亚迪的F3是差不多的。比亚迪的老总原来是搞手机电池、计算机电池的。去年比亚迪的电池在计算机、手机电池上已经压过了SONY,多不简单。这个充电电池是今年2月过关的,电量、充电时间、电池的寿命程度,都是决定电动车的基础。我举这两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中国的自主品牌正在成长中。第四,中国的汽车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将有很大的调整和变化,将更进一步的提高集中度,在提高改革开放水平的前提下,中国的汽车产业和跨国公司的合作,当进一步的发展。合资重组、资源重组在方式上又进一步的提高。现在全球谈汽车,不谈汽车的特点谈什么?全球的汽车,在坚持什么?四大特点。15年前,英国战略研究所预言20年以后全球的汽车企业只有6家,现在是6+3,已经形成。在高新技术的推动下,跨国公司的汽车零部件纷纷脱离主机,独立经营、独立开发,为什么?现在处于一个高新技术突飞猛进的时候,高新技术促进整个产业的大改组。举例说,15年前汽车电子在汽车上的应用刚刚开始。10年以前,一提汽车成本就钢铁这些,现在全球汽车平均总成本,汽车电子占20%以上。现在的奥迪A6,占28%,帕萨特是18.7%。汽车性能的提高,主要在汽车电子的应用。

  中国在技术创新上,中国人笨吗?中国人不笨。国际汽车企业现在在向中国转移的不光是制造,还有开发上的转移。汽车产业将走出一条汽车能源的新路子。支撑企业的四大要素第一是能源,第二是路。交通部公布的20年发展的规划是叫做“7918”,这是在支持汽车发展的四大要素。

  20年以后,中国的民营资本将在汽车工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不是说国有企业不好,国有企业培养了我们,我在一汽待了46年,去协会才5年。一汽现在正在体制等各方面提高自己,上个月我参加了一汽的第三次科技大会,产品开发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开发,步子走得非常的稳。汽车电子开发,也是走得比较快的。我们的国有企业在不断的改造。民营资本现在是非常的活跃,不断的在介入。刚才举的比亚迪就是这样的例子。比亚迪做电池,从03年搞汽车,04年邀请我们去深圳做汽车工业的诊断,我带了7个专家,去了5、6次,给他们诊断、开药方,几大要素基本都在实现,其中包括比亚迪的独立、开发汽车。中国的民营企业,在不断的介入。现在的政策方面,还需要开放、还需要改革,还需要给予民营企业更大的天地。

  第八个问题,40年以后,汽车产业仍然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支柱产业。我们的出口,会占很重要的主导地位。刚才会议主持人讲我们的自主品牌占的位置很少,这个概念得纠正一下。中国的汽车产业,如果按照品种来说,自主品牌还是主导的。汽车工业不光是轿车工业,也不光是中高级轿车工业,我们的农用车照样是以一汽等为主的企业,有90%多的市场。中国载重车的性价比是最高的,中国现在的规模是比较大的。像日本的日野、三菱、五十铃,就没有一汽、二汽这样大的规模。尤其是我们的产品,道路适应性、燃油适应性、操作稳定性,这一系列都是国外车比不了的。所以载重车的主导方面还是我们。当然,高端产品方面,比如奔驰,奔驰的载重车叫做“百万公里无大修”,沃尔沃全球第二,也是很厉害的。我们在高端技术上,还有一段路程要改。

  去年在上海的展览会最明显,低端的轿车没有,基本都是中高档以后的车,技术水平还是很高的。

  我们谈研发、开发能力,研发能力是一个企业长期技术积累的过程,不是一天能上去的。今年是全球汽车第120年,像戴姆勒、奔驰、丰田通用等,这些都是老牌子了,这么多年的积累。在1987年,在二汽、一汽的论证会上我们还在论证该不该上轿车,上什么轿车,谁来上轿车,怎么上轿车。这几个会我都参加了,尤其是北京的第一次在国务院研究中心召开的。87年我们还在议论,到现在我们经历了多少?我们现在的开发力量、技术差距十分之大。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企业和中国的企业在争夺、拼命的抢夺核心技术。去年的4月份,一汽大众上海大众,给上面反映说他们的企业发动机都要独资,控股。最后我代表协会给中央写了一封信,最后只批了一个,丰田广州发动机,这是70%出口的。现在中国冒尖的企业都在收购,把龙头掌握住,加强它的技术,这样中国还有干头吗?所以我们现在必须把提高、培育自己的研发能力作为汽车的重中之重。

  研发能力怎么培育呢?我有两大问题,第一,分析一下各种车型的研发能力。第二,分析一下我们的研发能力如何提高。我讲一下后面的这个问题。

  现在的民族品牌这几年上升很快,我们的研发能力上去了吗?早着呢。一汽这几年对研发能力投入比较多,一年6、7亿。奇瑞01年刚投产,不过5年多的历史,去年投了5.8亿,那是很不简单的。跟国外的通用、丰田能比吗?不能比,差距太大。通用、福特、大众、奔驰都是上万人以上的。一汽经历了这么多年,开发能力不过是2300、2400人。奇瑞是抓得最好的,开发力量不过1600人。现在我们开发自主品牌,在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集成全球的技术资源。所谓自主品牌,我自己说了算。我在企业待了这么多年,受的罪很厉害。奥迪88年进来,差不多经过10年时间才国产化。一个零件在国内做好了,要到德国鉴定可以早同意,也可以晚同意了,可以钱赚够了再给你放行,这就是不自主的关系。我们可以逆向开发,可以研究他们的问题,可以委托国外开发,学习、成长。这就是集成国际汽车技术资源为我们民族自主品牌服务。在我们开发能力不断的建设成长过程中,我们最主要是抓自主品牌,通过自主品牌,我们就更多的掌握开发技术。这个也是在不断的快速成长。

  除了自主品牌研发,还要有管理机构,而且要鼓励合资、独资企业不断在中国上也要建立研发能力。

  由于时间关系,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