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谚云:“谣言止于智者”,我一直以为这句话的“正解”该是这样:“谣言”传至“智者”的耳朵里,因其睿智,所以不会相信,更不屑于传播,于是“谣言”也就此烟消云散。
于是又想到所谓“谣言”,想到“谣言”所赖以生存的“土壤”。古往今来,“谣言”盛行的年代,往往正是讯息闭塞的年代,或是政策高压下人们必须三缄其口的年代。人类对掌握信息的追求该是种本能吧,如果没有正当获得的渠道,“谣言”便随之产生,甚至愈演愈烈,“风”也许在开始时只起于“青萍之末”,然而到最后,却往往有了摧枯拉朽的力量。一个所谓的“谣言”击溃一支军队甚至灭亡一个朝代的事例,历史上并不鲜见。著名的“淝水之战”,之所以有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结果,不就是“谣言”的力量么?!
然而时代真是进步了,今天的“智者”不仅会“消极”地来“止谣”了,甚至会主动地拿出象模像样的“报告”来“叫停”风传已久的“谣言”,这真令我吃惊并反省自己对那句西谚的理解,也许在今天,这句西谚的“正解”该是这样:“谣言”传至“智者”耳中,他(或他们)的“巨手”一挥,以“报告”或是“事实”(?)堵住了人们的“传谣之口”,于是“谣言”也就嘎然而止。
“谣言”也许不会再有了吧?然而血的事实仍在,人们依然有权力追问“其碰撞力度超过了车身结构本身的设计强度”这句非常“专业化的解释”的“内涵”,那力度到底多大?设计强度到底多强?既然有那么多的专家参与检测,请公布出一个并不难拿出的数据来!
死者长已矣!该深省的是如我一样的生者,在“有关方面”已经“就事论事”的拿出“报告”之后,如何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
(作者:新浪青年汽车论坛评论员 孟镝)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