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苏伟铭、郭谦走马上任 大众调兵遣将重布阵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7日 07:56  京华时报

  “21世纪最缺什么?人才。”这句经典台词恐怕正是德国大众决策层的心里话。记者昨日得到内部消息:中国汽车业内卓有名气、曾为北京吉普扭亏、北京现代崛起立下赫赫战功的高管苏伟铭和郭谦均已被大众汽车招致麾下。在经历了2004年全球排名下滑、中国市场销量负增长的困境之后,大众欲从高层换血开始重整河山。

  排兵布阵

  “2月份公司曾下了一份公文,说苏总(苏伟铭)任期已满,由周永江接任销售公司总经理。”北京吉普方面已经证实了苏伟铭离职的消息,但不了解苏伟铭离职后的去向。

  一位大众(中国)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两天已经看到郭谦“到公司上班”。

  继而,记者得到内部消息:原大众(中国)集团副总裁韩尼克已调任奥迪(日本),该职位由苏伟铭接任,主管销售与市场。郭谦则任生产优化技术部总监一职。

  大众此番走马换将,所选的“将才”皆是业界颇有传奇色彩的高级职业经理人。作为北京吉普从新加坡请来的外援,苏伟铭为北京吉普创造了解套的奇迹,帮助北京吉普遏制住了急速下滑的势头,进而扭亏为盈。出身于一汽大众的郭谦于2000年2月从长春来到北京汽车控股公司任副总经理,一手打造了北京现代的“神话”。如今北京现代形势大好,产销量增幅位居全国第二,郭谦功不可没。

  据业内资深评论人分析,大众此次延揽的这两员大将,均是汽车营销高手,并且在增强政府关系、网络整合上各有独到秘笈。大众此举是要借助他们这方面的才华。据了解,德国大众高层将这两年大众在华业绩的下滑归咎于决策层的“水土不服”,因此首次起用本土化人才来重新适应变化迅速的中国市场。

  欲挽颓势

  3月8日,在德国沃尔夫斯堡举行的大众2005年度新闻发布会上,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副总裁、大众汽车中国业务总负责人魏智博博士宣布,大众汽车将重新调整其在中国的策略,以保住其在市场的领先地位并在中国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中获得成绩。魏智博所谓的“调整”包括大众在中国的所有经营领域,但他特别强调了三个方向:一是确定准确的市场定位,二是提高销售的竞争能力,三是提供更为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系列。

  不难看出,除了向中国市场提出有些新产品由德国总部直接控制外,前面两个调整目标的完成,重任都将放在刚刚履新的苏伟铭和郭谦身上。

  大刀阔斧更换高管,人力资源进行国际化的本土化运作,大众对苏郭二位自然是寄予了厚望。事实上,大众全球业绩下滑,中国市场能否保住份额关系全局。

  在3月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大众去年净利润暴跌三成。在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业绩也不如人意。虽然保住了销量总冠军的宝座,但市场份额急速下滑,从2002年的接近50%已经一路下滑到了去年的27.5%。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南北大众全年销售共计65万辆,大众在中国首次出现6%左右的负增长。进入2005年,大众在中国面临的形势更加不容乐观。1月份,一汽大众、上海大众相加的单月销量仅达到1.5万辆,分别下降了49%和74%。

  整合难题

  虽然在中国市场遭到了丰田、通用等竞争对手的围攻,大众对收复失地还是雄心勃勃。魏智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大众2007年在中国的目标是占轿车市场份额的25%。这意味着如果2007年中国市场销售400万辆,大众必须销售100万辆。

  在日韩厂家的围攻下,要想实现100万辆这个目标,必须实现南北大众的整合。正如一位业内专家所言,在占有率只有二十几个百分点的状况下,如果大众在中国的两家合资公司因为回避同门兄弟而缩手缩脚,使得南北大众的产品线还相互留下空间,那只会给日韩厂家留下更多机会。但魏智博也坦承,整合南北大众困难重重,需克服诸多障碍。

  按照大众的计划,整合两家合资公司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向两家公司投放的新车型从“互补”转向“竞争”。魏智博称,大众汽车将改变先前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分别生产“互补车型”(分别生产不同市场细分产品)的策略,将帮助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分别提供全系列产品。大众旗下包括斯柯达、西亚特等八大品牌都有可能拿到中国来,以解决大众在中国的两个合资公司后续车型不足、品牌延伸过度的问题。

  然而,最近南北大众对新帕萨特B6之争一波三折,正折射出大众在平衡南北大众利益上的难度。据业内专家分析,大众之所以宣布不在中国市场投放新B6,可能就是在权衡双方利益后作出的选择,因为大众不想制造新的不平衡。毕竟,南北大众均是中国汽车市场处于领头羊位置的企业,而且二者的中方股东分别还是实力强劲的一汽和上汽集团。

  大众以新车投放制衡双方、进而整合南北大众的计划,在推行之初就不得不为了平衡而退让,那么难度更大的整合销售渠道上,大众需要面对的困难可能会更艰巨。

  记者:刘元星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要闻看板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