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四问重庆车市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5日 09:21  重庆晚报

  1 经销商激情何在?

  “卖一台车利润不过两千元左右,即便每月销售三、四十台车,利润也就十来万元,而维持一个3S店的月平均费用动辄就是二三十万元,你说这样亏下去谁还玩得起?”自去年车市初显疲态以来,这位曾经手握数个畅销品牌而惬意度日的经销商,第一次当着记者的面大倒苦水,而一年多前,他憧憬车市前景的豪言壮语,记者至今还言犹在耳。

  无独有偶,记者在同一市场内的另一经销商处又印证了一个“不幸”的消息:鉴于当前的市场现状,其落户北部新区建设4S店的计划已被搁置。

  其实在车市中煎熬,像他们这样的处境还远不能称为窘迫。某国产经济型轿车的经销商,就毫不讳言对车市井喷那段“幸福时光”的留恋,而如今销量每况愈下,利润大幅缩水,其所销售的一款主力车型的单车利润已降至一千元以下;迫于竞争压力,个别车型甚至亏着卖,加之厂家压力增大,“内外交困”下的勉力支撑,已让他数度萌生抽身而退的念头。

  记者 吴 键

  2 车商最缺什么?

  车商最缺什么?有人说是缺钱,有人说是缺人,还有人说是缺技术,其实,车商最缺的是合作精神。去年,恶性竞争造成的相互杀价,消费者的持币观望,冷清的车市,使重庆大大小小的车商们遭遇了一次次寒流。恶性竞争使尚不成熟的车商越降越疲,却带不来任何诚信和质量的提升。值得庆幸的是,残酷的事实已经使越来越多的经销商意识到,过去那种争相杀价的竞争手段不能再继续了,经销商之间除了竞争还需要合作,只有充分的合作才能将寒冷的车市带进春天。

  记者 廖咏雪

  3 消费者观念该如何变?

  一路疯涨的油价,让车主老杨深为自己当初的买车决定懊悔不已。对户外运动的热爱,使他在看重汽车的动力性能之余,对可能承受的油耗包袱心理准备不足。现在面对自己那辆排量3.0L的油老虎,他总算对“买车实用的才是最好的”有了真切的体会。

  其实,眼下的车市如他这样头脑发热的消费者并不在少数,尤其是重庆人爱攀比、绷面子的天性,更是在汽车消费中被刻画得入木三分。缺少理性的冷静,令准车主们面对车型林林总总的车市,不仅时常陷入“雾里看花”的茫然,更难以避免“人云亦云”的盲目。于是,出现新车上市人人追风、买涨不买跌的车市怪象也就不足为奇了。而那些一不留神买车就买成了炭圆的车主们,是否该在承受了“冲动的惩罚”后,认真思考理性消费的课题。

  缘于对扑朔迷离的车市无所适从,另一类消费者则把“捂紧腰包不轻易下叉”视为应对市场乱象的不二法宝。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记者 吴 键

  4 媒体该扮演什么角色?

  去年降价风起,部分媒体紧跟着“唱衰车市”,像“车价远没降到底”、“汽车投资过热”、“新上市的车暂时不要买”等类似报道炒作,使得消费者把手里的人民币捏得更紧,感觉车市要塌的经销商心都揪痛了。但今年初才有些许回暖迹象,部分媒体又开始猛炒“钢材倒置汽车涨价”的题材,等了一年的消费者不知道应该相信谁。

  以为摇摆与炒作可以搅得市场风生水起,这样的媒体决不能做到独善其身。想想如今没有出线的中国男足,当初那些“唱衰”的体育记者们,已开始面临饭碗危机。

  其实,厂商、媒体、消费者三方“救市”缺一不可。媒体需要坚持正确导向,既可以拉动经济增长,又引导合理消费,以一个行业观察家的角度为不断成熟和不断裂变的车市提供金玉良言。这也正是行业对媒体的期待。

  记者 李 璐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车事评论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