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宝钢集团正式宣布,与世界上最主要的两家铁矿石生产商(巴西CVRD和澳大利亚Hamersley)就铁矿石价格达成了最后协议,价格涨幅为71.5%。3月2日,毕博咨询管理公司报告称,中国汽车工业继去年利润大幅下滑后,今年利润将再降10%。同时,毕博预测,今年行业收入将增长12%,利润则下降10%。
利润下降, 成本上升,是摆在汽车企业面前的严峻现实。
钢铁涨价早在意料之中
虽然,这71.5%的增幅令国内钢铁企业难以接受,但铁矿石涨价却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原因在于,高附加值、高质量等特种钢材在国内比较稀缺。“中国是钢铁大国,但不是钢铁强国。一方面,我国90%的普通钢铁生产能力过剩;另一方面,用于汽车、家电等行业的高档次、高品质的钢材无法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不得不大量依靠进口。”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何维达说。
按铁矿石涨幅71.5%估算,国内钢材市场的上涨价格应在200元左右。但是,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布的钢材价格显示,2005年2月4日的综合价格比2004年底上涨了4.7%,宝钢第二季度调价幅度在每吨400~500元。“2004年,国内铁矿石价格每吨920元左右,而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为每吨600元左右,这也是直接导致海外钢铁巨头叫出‘天价’的原因。从去年年底至今,连续几个月的持续提价,各大钢铁公司早已消化了铁矿石涨价带来的压力,高盈利能力维持不变,对钢铁公司业绩增长影响不大。”一位熟悉钢铁业的人士在媒体上发表看法。“生产高品质钢铁的企业,本来利润空间就比较大,所以铁矿石涨价对他们来说影响不太大。”北京证券分析师对此也持相同观点。
汽车企业在积极寻求化解方式
原材料涨价时,对于通常需求强劲而竞争又比较少的钢铁公司来说,可以通过抬高价格来抵消原材料成本的上涨。但是除了这些少数有优势的行业外,大多数企业都是自己在承受着原材料涨价的压力,汽车行业就是其一。
“目前,主要是铁矿石价格上涨,所以对零部件影响还不算太大。但是,从去年到今年其他原材料的价格上涨,这对零部件企业影响可就大了。有些原材料就算我们兜里揣着钱也买不着。去年,我们采购的一种原材料涨了三倍,而且是买主求着卖主,还得排队买。当然,涨价后的成本,也只能由我们零部件企业自己承担,一般很难向整车厂转嫁。”亚新科工业技术有限公司黄坚告诉记者。他认为,弥补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损失,出路在于企业自身消化。方法多种多样,一是多开发新品,只有新品才能卖出好价钱,客户才容易接受相对老产品较高的价格;二是加大出口,因为出口不但数量多,而且对回款有保证;三是精益生产,通过内部挖潜,加强管理降低加工成本。
双重挤压下的汽车行业利润下滑已是必然
“铁矿石的涨价对整车企业的影响应该最大,车身用钢量比我们大呀!”一位零部件厂的采购人员告诉记者。
但是,经过采访记者得到的答案却是,整车企业认为与零部件企业相比,自己对钢材价格波动的承受能力更强一些。一方面,他们有与钢铁厂签订长期合同做保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内部消化来控制成本。但是,整车企业应该意识到,从长远来看,这个问题不容忽视。首先,整车厂向零部件供应商转嫁压力,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其次,在汽车生产过程中,钢材占汽车总耗材的60%~70%,宝钢刚刚涨价的热轧板、冷轧板都是汽车用材。最后,汽车市场现在是买方市场,供大于求。汽车企业不但不能把钢材上涨的成本通过汽车销售转移给消费者,而且还要在消化自己库存的同时,参与同竞争对手的价格大战。在这样的双重挤压下,汽车行业利润下滑已是必然。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去年整车制造业利润跌幅已同比下降11.74%,15家重点企业中有3家亏损,6家出现利润负增长。这就预示着,一些汽车生产企业将会陷入亏损,甚至破产。据分析,汽车企业利润出现下跌的原因有车价不断下降、销量增幅放缓及原材料持续涨价等因素。(本报记者 刘袁娜)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