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盲目推新车求量不求质 汽车业好了伤疤忘了疼?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8日 09:23  人民网-人民日报

  因缺乏科学态度而尝“苦头”,刚刚过去的2004年,对于太多的汽车企业来说,这个教训应该记忆犹新:不做客观分析判断,不能清醒把握自身,最终导致企业发展受挫。去年底,一些企业的负责人已经对此有所反思。

  最近,一则消息格外引人注目:今年将有70余款新车投放市场。将这个消息与今年1月份汽车市场销量有所回升的现象放在一起,让我们感到,汽车企业是否有点好了伤疤忘了疼,又要犯不切实际的老毛病了。

  推新车,固然是好事。每年的北美车展、日内瓦车展是跨国汽车公司推新车力度最大的时候,每次去采访都让人眼花缭乱,感慨人家强大的开发能力和应变市场的速度。然而,反观我国的汽车工业,在所谓的不断地推新产品的背后,我们的开发技术和能力却几乎没有实质性的提高。所谓的新产品,要么是从人家跨国公司那里拿来;要么改头换尾就称是“新车型”,被人称之为“做一次低档次整容愣充明星”。

  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开发已经不是一个新问题了。在过去的两年中,这个话题被提得最多、最尖锐。在政府部门、学术界、行业内部也讨论得最激烈、最集中。有意思的是,前面提到的那种“中国式新产品”在那两年中表现得最充分。如果没记错的话,2003年,共有50余款“新车”投放市场,2004年又有60余款问世。这个数字是汽车工业发达国家也难以达到的。开发新车的速度是“世界第一”,开发技术和能力是“世界最差”。面对这个强烈的反差,我们不禁会想,这是否也是浮夸?

  从另一个角度,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几年中企业超常规地推出新车型,已经破坏了企业的产品生命周期,这也是去年消费者持币待购的一个重要原因。一般情况下,一个新车型在推出后,4—5年的时间内,市场表现应该属稳定阶段。但是,在中国市场上,我们却看到一个新车型推出后不到3个月就开始滞销,不到半年就降两次价格的奇特景象。这其实都是企业一味追求推所谓新车型带来的恶果。

  还要说的是,由于我们的新产品往往是“拿来”,因此新产品的成本很高。如果市场销售不错,通过批量规模尚能消化一些成本,最终得到一点利益;如果像去年有些新车型那样,“出门就摔跟头”,赔本赚吆喝,合资外方还能从“技术转让费”、“KD件采购利润”等找回点利益,合资中方的损失又从哪里来弥补?

  当然,对于盲目追求新产品的问题,个别汽车企业已经意识到了。上海通用新任总经理丁磊日前就对记者说:“新产品投放的数量不是追求的方向。”但是,同样也有一合资轿车企业的负责人在分析去年企业业绩不佳的原因时,将之归结为“新产品投放不快、不够。”

  面对今年70余款新车,面对一个已经明摆着的事实,真的不知道有些企业是怎么想的,真的不知道如此下去,中国汽车会是个什么样子!(吴迎秋)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车事评论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