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汽集团后续整合韩国双龙将要面对诸多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4日 08:15  中国汽车报

  编者按:1月27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集团股份”)向韩国双龙汽车公司(以下简称“双龙汽车”)债权团支付5900亿韩元,完成交割手续,获得双龙汽车48.92%的股份,合计59094188股,正式成为韩国双龙汽车的第一大股东。 当天,双龙汽车公司在平泽召开股东大会,通过了公司新章程,并完成董事会增改选。股东大会后,双龙汽车召开董事会,上汽集团股份董事蒋志伟作为新当选的董事,与双龙汽车现任社长苏镇琯一起被任命为代表董事,即法人代表。

  组建新的管理层,这标志着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上汽”)收购双龙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但是由于中航油事件的影响,海外媒体对中国公司的治理结构产生怀疑。在上汽集团介入双龙的生产层面和销售层面后,如何实现双方的理想对接还有待观察。

  在对双龙汽车的收购中,上汽终于成为笑到最后的赢家。这是中国企业首次在海外收购整车企业,开创了中国汽车企业在国际范围内整合品牌、技术资源的先河。但是,战略并购不等同于完美并购,相反,实际操作常常显示,战略并购往往由呼应大局发展的需要而达成交易,却给后续整合留下一堆的麻烦事儿。看得见的是战略并购谋篇布局的韬略,看不清、逃不掉的是整合细节旷日持久的挑战。上汽集团同样要面对后续整合的诸多问题。

  后续整合要面对诸多问题

  管理层的融合与职工的安抚安置是个难题。韩国的强势工会世界闻名,双龙也不例外,就在2004年7月23日上汽被双龙汽车债权团选中为优先谈判对象的时候,面对上汽的并购,双龙工会曾组织了一场罢工风潮,造成的直接损失达5000万美元。双龙工会提出参与董事会决策过程、引进责任经营制度、确保员工利益、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工资10.5%等苛刻条件。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双龙工会给上汽这个未来的“新东家”一个“下马威”。

  上汽有足够的资金再投入吗?双龙是韩国第四大汽车公司,主要生产中、高档越野车和房车,2003年的汽车销售量为14.66万辆。韩国报道称,上汽集团有3年后使双龙产能扩大到40万辆的计划,这些都需要上汽在并购之后再投入资金。而且也不仅是投入资金那么简单,同时还需要在管理及其他资源上更多地投入。有专家担忧地表示,上汽面临着失败的风险——这种风险不亚于创建一个新的企业,这是对上汽的重大挑战。

  对于上汽并购双龙的做法,业内人士更多持谨慎态度,因为在自身的研发设计能力都有待提高的前提下大举扩张,在世界汽车历史上少有先例。另外,此次上汽派管理人员进入双龙,也将使上汽多年积累的企业管理经验面临直接考验。

  上汽并购双龙还将面临韩国民族情绪的抵制。韩国汽车业的发展有其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强烈的民族情绪,几乎所有的韩国人都以买外国货为耻辱,这必将影响未来上汽集团对双龙汽车的运作。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个难点不可小视。

  蒋志伟出任“对接”主角

  上汽集团派出了集团副总裁蒋志伟参加了1月27日双龙汽车的特别股东大会,蒋志伟被任命为代表董事。据上汽集团知情人士透露,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担任上海汽车厂厂长的蒋志伟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熟悉汽车生产和销售,应该能够担此重任。

  此次上汽派出股东就位,标志着上汽集团的“海外之旅”踏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开始接受海外市场的严格考验。在这一出“对双龙后续整合”的大戏中,如果说胡茂元是总导演的话,那么蒋志伟无疑是戏中当之无愧的主角。蒋志伟曾参与上汽并购双龙项目的全过程,对双龙汽车的文化历史背景十分了解,同时还在上汽通用五菱、上海申沃客车、上海采埃孚转向机、上海皮尔博格有色零部件公司中担任要职,有与外方打交道的丰富经验。

  但蒋志伟的就任还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他能否很快地进入到双龙汽车的运营层面?如何均衡韩国与中国国内两个市场?这都要求他必须采取具有建设性而又主动的方式来重建双龙。

  据知情人士透露,胡茂元对蒋志伟寄予重望,认为他将发挥旁人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汽曾向双龙工会伸出“橄榄枝”

  其实,早在去年10月中旬,被选定为收购双龙汽车优先谈判对象的上汽集团已向双龙工会伸出“橄榄枝”,上汽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工会先前提出的条件。上汽总裁胡茂元承诺将确保双龙汽车管理层和工人的职位,表示目前没有转移设备到中国生产的计划,将维持双龙汽车在韩国生产。同时,上汽在与债权团签署正式收购协议之前,与双龙工会先行签订了特别协约。上汽集团副总裁蒋志伟去年10月15日在汉城新罗酒店与双龙汽车工会负责人进行了会谈。会谈结束后他对笔者说:“我们已经决定就工会提出的要求,与其签订特别协约,并决定以明文规定的形式写入正式协议中。我们将全权委托双龙汽车现任领导人员与工会就特别协约的条款进行协商。”

  在上汽正式签署韩国双龙收购合同以后,为了进一步安抚这家以强势工会著称的韩国汽车公司,同时为了让双龙工会认识和了解上汽集团,2004年12月7日至12月8日,一个阵容强大的双龙汽车工会代表团应邀访问上汽集团。在沪期间,双龙工会代表团受到东道主的盛情款待,胡茂元亲自会见了工会委员长刘晚钟一行,上汽工会主席吴诗仲陪同韩国客人参观了上汽集团展示厅、上海大众汽车三厂和上海通用汽车生产线,使韩国客人了解了上汽集团的发展历程以及整车流水线制造水平。为期两天的参观访问,给双龙工会代表团20多位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说:“没想到上海的汽车工业发展得那么快,上海的城市面貌发展得那么好,我们选择了上汽作为合作对象,应该讲是选对了,我们回去以后也要做工作。”经过一番用心良苦的努力,双龙工会风波似乎表面上逐渐平息下来。

  但上汽是否能真正过了双龙工会这一关,还有待观察。

  关键是吸引人才

  业内人士指出,上汽收购韩国双龙后,要真正实现双方的“无缝对接”最缺的不是别的,而是人才。对于这一点,作为上汽集团掌门人的胡茂元其实比任何人都更清楚。上汽正处于转型时期,目前最需要的是能够合理运用企业的内部资源,使企业财务状况保持稳定并能持续发展的管理专家,这对上汽来说是个不小的难题。

  作为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的第一案例,在对韩国双龙的后续整合中一定会遇到大量错综复杂的问题。面对中外企业文化的差异,肯定会有摩擦、碰撞,如何使双方“摩擦”出智慧的火花而不是斗争的“火星”,“碰撞”出积极的创造力而不是消极的内耗力,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同时,上汽和双龙的“无缝对接”不是皮带和轮子之间的随动关系,而是齿轮和齿轮之间的咬合关系。这就需要一大批精通国际经营的各类优秀人才参与进来。而目前蒋志伟手中最缺的,正是这样的一支队伍。

  胡茂元说:“你只有用精彩的事业去吸引人,用艰苦的岗位去锻炼人,用合理的机制去激励人,这样人才才会过来。现在我们有了这个韩国双龙项目,包括有很多都在韩国汽车界担任重要领导的,像社长、会长这一些人都愿意来与我们共事,这就证明了,精彩的事业是可以吸引人的。我们的一些人通过实践锻炼,也会增长国际经营的知识,当然我们还要招聘一些已经具有国际经营经验的人才来加入我们的团队。”

  这话在理论上应该是成立的,我们也希望实际运作的结果能够不负众望。(文岩)

(编辑:仝楠楠)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