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2004年北京全年卖车不到100辆的汽车经销商超过一半。在汽车销势低迷的形势下,汽车市场将“崩盘”的议论不绝于耳。“崩盘”是对大批汽车经销企业倒闭的惨烈形容。那么,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会“崩盘”吗?
“井喷”虽将不在,但专家预计今年汽车市场仍有17%的乘用车销售增长量,厂商唇齿相依关系注定汽车经销行业还会健康成长,“崩盘”论未免太悲观。但经销业的蛋糕却必然会重新分配,皆大欢喜的日子不会再来。在市场的洗礼中,车商中有“扛不住”关门的,有勉强生存的,也肯定有生存且发展壮大的。
这几年盲目流入汽车销售行业的资金过多,才造成目前汽车经销企业又多又乱。据悉,仅北京注册的汽车销售企业就有1600多家,汽车交易市场竟然有30多家。众多家车商销售北京市场上的30多万辆车,达不到年销售300辆生存线的车商不在少数。而这样的情况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存在。
生存不下去的首先是那些项目规划有行政色彩的企业。这种类型的汽车市场往往规划之初没有做过科学的市场分析,却投资气势颇大,动不动就是几千万甚至上亿元,五脏俱全的豪华汽车城一时在全国遍地开花。记者头几年所采访的汽车城,经常置身宫殿般的销售大厅中却见不到几个人影,如今再访就只见蒙尘的大理石地面车去人空了。那些当初抱着赌博心态闯入汽车市场的,经过残酷竞争的2004年已元气大伤,2005年可能就真的“扛不住”了。
这种惨烈的现实换回了深刻的教训:不能跟风盲目投资,汽车销售不是点铁成金的行业。
做不下去的车商还有那些受厂家牵连的。有的厂家对经销商不负责任,为了抢市场过多过密的布销售点,引起经营同一品牌车商之间的残酷竞争,结果是一损俱损。当年按厂家要求投资几千万元建立专卖店的都是民营企业,其中相当部分是倾其所有投资某一品牌,结果承担了巨大的风险,甚至血本无归。
其实专卖店即使经营同一品牌,因企业文化不同也可能有完全不同的业绩。那些以诚信为本,服务为本的企业,生存的机会往往更多。
2005年,会有更多汽车经销商捕捉到新的机遇。最重要机遇之一或许就是发展汽车经销商集团。意识到个体企业对抗风险的脆弱,会有更多汽车经销商选择加入经销集团;为建立品牌效应和壮大实力,强有力的汽车经销企业也会兼并一些中小汽车经销商。在北美地区,目前经销商数量过百家的汽车经销集团就有3家,其利益不但受到汽车经销协会保护,而且争取到与厂家在汽车设计、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话语权。我国的亚飞、永达等有影响力的汽车销售集团近年也发展起来,形成了让厂家不能轻视的销售渠道。中国汽车经销集团的发展,将使车商渐渐能与汽车生产商平等合作,而不会永远被动。
2005年,汽车市场不会“崩盘”,只会重新“洗牌”。“洗牌”中会成长起一批更理性的汽车经销商,也会淘汰那些无力抵抗市场风险的企业。作者:陈晓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