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年终国际盘点:2004国际汽车十大热门话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7日 10:51  中国汽车报

  2004年,对于全球的汽车产业来说并不是一个好年景。“战略调整”、“高层重组”、“原油价格”这些词频繁地出现在汽车报道里,有些词还将被带到2005年。国际汽车界一年之中发生的这些想到和想不到的事情注定会给2004年烙上不平凡的印记……

  1.战略调整———做或不做颇费思量

  事件回放:2004年4月26日,戴-克集团宣布,公司已经决定不再参与三菱的拯救计划。同时戴-克也不再向三菱提供任何财政上的支持。

  8月16日,戴-克卖掉了在韩国现代汽车中价值10亿美元的10.5%的股份,此举标志着戴-克进一步削弱了其与亚洲战略伙伴的联盟关系,并将目标转向中国市场。

  11月16日,德国大众宣布公司进行战略调整,计划未来两年缩减全球投资6%,其中对中国的投资额减少22%。同时,实施“双管齐下”的市场战略。

  点评:美国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篇文章曾经这样描述过“战略”———“创造一种独特、有利的定位,在竞争中做出取舍,其实质就是选择不做哪些事情“。制定或重建一个清晰的战略,对公司的运营至关重要。

  2.高层重组———战争打响的信号

  事件回放:戴-克集团:2004年2月19日,戴-克公司计划进行一项管理上的改组,其中包括克莱斯勒公司管理上的人员变化,奔驰汽车公司新总裁的任命。

  菲亚特汽车:2004年9月初,菲亚特集团进行管理结构重组。这不仅是集团30个月内的第二次改革,同时也将是菲亚特105年的历史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在此次改革中,菲亚特的三大品牌、轻型商用车、售后维修这五大公司将各有自己的管理者。

  福特汽车:2004年4月22日、12月8日,福特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高层人事调整,最近的一次人事变动涉及了近20个职位,其中包括其核心职务———福特汽车公司总裁。

  点评:但凡进行重组的公司,一定是陷入了某种程度的困境或原人员发生变动。而重组成功的标准就是是否使人力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现在,高层重组已经成为企业提高竞争能力,实现其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预测,在未来,高层重组、人事变动的频率可能会更加频繁。

  3.汽车召回———痛并快乐着

  事件回放:从2004年1月份,日本日产公司率先拉开召回序幕,此后各大公司纷纷以每个月上百万辆的数字召回其存在缺陷的车辆。6月份,中国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召回马自达6CA7230AT型轿车,这是中国首次对国产汽车实施的召回行动。据资料统计,2004年,欧洲、北美、日本、韩国的各大汽车公司的召回数量均超过2003年。其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召回数量创历史纪录,达到2500万辆。福特汽车公司的召回数量约为540万辆;戴-克汽车公司的召回数量约为300万辆;日本丰田召回数量约为170万辆,其中北美地区的数量是去年的四倍;本田公司也超过120万辆。

  点评:今年的中国汽车企业有一个很大的进步,在国外被普遍认可的汽车召回,在中国也得以实现。中国企业由此也将开始体会召回的不寻常和寻常。以上的这组国外召回数字希望能给中国企业一些启示。

  4.钢铁原油———价格猛于虎事件回放:2004年的国际原油价格“火山爆发”式增长,10月份,国际原油价格一度突破人们的心理关口———每桶50美元,达到每桶55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高涨的国际油价不仅影响了美国经济,也波及到亚洲各国。对此,亚洲国家政府已经纷纷采取措施来减轻高油价的影响。

  而给全球制造商利润带来冲击的还有不断飙升的钢铁价格。据媒体分析的数据显示,从整体上来看,2004年各大零部件制造商的制造成本比一年前均上涨了25%~50%。美国摩根集团的专家分析预计:全球零部件行业2005年盈利的可能只有10%~30%。

  点评:专家预测:2005年,原油、原材料价格不会回落。所以,对于很多制造商来说,利润危机还将继续。

  5.美国总统大选———牵动底特律汽车业每根神经

  事件回放:2004年11月3日,四年一届的美国总统换届选举尘埃落定,乔治.布什成功问鼎白宫。布什当选给美国汽车业带来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此消息传出后,当天华尔街股市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公司的股票全面上涨。

  点评:美国进入“新布什时代”,这一变化牵动着底特律汽车业的每根神经。人们在考虑:布什的第二个任期在汽车产业政策方面是否会改道?不过专家指出,布什会继续倡导自由贸易和“外包”政策,把订单交给中国企业生产,这对中国汽车企业是有利的。

  6.混合动力———“时势造英雄”

  事件回放:9月15日,丰田公司决定从2005年起在中国生产著名的普瑞斯混合动力汽车。

  10月13日,通用、上汽宣布,两家公司在中国合作进行第一个混合动力系统项目,联手开发混合动力汽车。

  11月,丰田公司宣布,将在其全线车型上运用混合动力技术。

  12月,通用、戴-克联手研发混合动力系统,抢占市场份额。

  点评:虽然原油价格在不断上涨,但消费者却“因祸得福”,迎来一个混合动力汽车的新时代。2004年全球各大汽车制造商继续加大环保车型的开发力度,特别是混合动力车型成为各大公司的战略重点。能源专家预测,各大汽车集团今后在混合动力技术革命方面的竞争将会愈演愈烈。

  7.抢占标准———争夺话语权

  事件回放:2004年9月15日,丰田和中国一汽就生产混合动力车的项目举行了签字仪式。本次合作的主要内容是,双方将于2005年年内,共同开始进行普瑞斯的生产。专家指出,国内出台的若干项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标准,就是通过在普瑞斯车上的试验制定出来的。

  9月末,日本丰田、日产两家公司同时宣布,双方达成有关汽车电子标准制定的协议,联手打造汽车电子系统的软件国际标准。

  11月19日,IBM正式宣布加入汽车电子标准组织AutoSAR,联手其他知名的国际厂商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软件接口和软件模块制定标准。

  点评:2004年跨国公司全球抢占标准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因为他们知道,谁抢到了标准,谁是龙头老大。标准就是一个行业的制高点,谁拥有了标准,谁就拥有了行业的话语权。

  8.金融公司———车轮上的银行

  事件回放:2004年8月3日,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被中国银监会正式核准开业。

  8月4日,福特汽车公司信贷部门宣布,公司已经获得中国银行管理委员会关于福特在中国提供汽车贷款服务的初步批准。福特汽车信贷有限公司计划向中国消费者以及100多家福特经销商提供贷款服务。

  10月21日,大众汽车金融公司正式宣布,其在华已经开始了汽车贷款业务。

  12月2日,中国银监会对外公布了第5家获批筹建外资汽车金融公司的名字———戴姆勒-克莱斯勒。

  12月17日,丰田汽车公司和丰田金融服务株式会社宣布,丰田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获得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开业批复,未来将向用户提供汽车金融服务。

  点评:2004年,各跨国汽车集团旗下的金融公司功不可没。全球的跨国公司在2004年获得的利润在很大程度上是依仗其旗下金融信贷公司的“出色”表现,而并非来自其核心业务。汽车金融公司甘愿冒着和银行一样的车贷风险,原因也正在这里。但是,过分地依赖金融公司的支撑也让他们利润增长的背后潜伏危机。

  9.品牌整合———非常时期的非常战略

  事件回放:2004年7月,通用公司表示,对旗下的欧洲三大品牌———欧宝、沃克斯豪尔和绅宝三大品牌进行全面整合,公司将这三大公司重组成一个统一的欧洲公司。品牌整合主要集中在金融、工程、购买、生产、售后、产品计划等方面。通用试图通过改善三大品牌的欧洲运营模式,来实现其2004年不亏损的目标。

  点评:外国很多有着百年历史的汽车制造巨头,对产品和品牌的整合能力很强,他们通过整合使得资源得到了合理的利用。国外企业对品牌整合的重视程度,值得国内企业借鉴。事实上,整合品牌也是对自身资源的重新调整。跨国公司整合品牌的战略未来值得关注。

  10.BRICs板块———新兴的“淘金地”

  事件回放:2004年,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4个国家的英文名称中的第一个字母单独列出,合在一起成为BRICs。据数据显示,这4个国家人口占全球的40%,2003汽车销量合计达832万多辆。其中,中国的销量为440万辆,俄罗斯为147万辆,巴西为138万辆,印度为107万辆。

  点评:专家预测说,到2050年,全球居前七位的经济大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排序为: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俄罗斯、英国。今后,谁先占领了BRICs这片市场,谁就能在未来占优势地位,这将成为跨国公司汽车巨头们的长远战略目标。

  (刘榴)

(编辑:黄浩)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