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继续看好中国市场前景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7日 12:06 南方都市报 | ||||||||||||
老鼠天生就是爱吃大米,资本主义的跨国企业,天生就是要寻求利润最大化。中国的汽车市场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后一个规模可观的市场,自然成为了跨国汽车企业的“大米”。 前两年中国汽车业“井喷”,令国内的汽车从业人员无比振奋,现在汽车业转入低潮,则令这些人开始产生怀疑。当消费者的钱包老是撬不动的时候,有的国内厂家不禁产生“路在何方”的感慨。大家纷纷调低产销计划,从以前的财大气粗变为现在的谨小慎微。但
其实,这正说明了跨国汽车企业的眼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能用来形容部分求短期业绩、在任内捞好处的高层身上,对于跨国品牌来说,现在利润少不要紧,关键是要占据市场,以后的路还很长。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三大汽车消费市场,预计将在2010年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国。正是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市场前景,各家跨国企业都继续增资,福特是10亿美元,大众曾提出60亿欧元,现代是7亿美元。 除了增资扩建产能外,跨国品牌还不断提升中国市场的地位,大众、宝马都将中国的事务所提升为亚太区总部,直接对德国总部负责。与此同时,跨国企业还抓紧做品牌宣传,笼络一些国内人才。有消息称,北京现代原副总经理已去往德国,接受大众的培训,回国后他将代表外方行使管理职能。此外,跨国企业也正在利用国内汽车行业不振的机会,加快掌权的步伐。在北京现代负责市场和营销的部门里,从分管的副总,到部门经理,再到更低一层的次长,清一色是韩国人。在中方占优的一汽合资企业中,外方的话事权也在不断地加大。 不管老鼠是用怎样的方式来爱大米,中国汽车市场的整体性增长,决定了未来会有许多好戏上演。特别是从非理性增长进入理性增长阶段以后,国内的汽车市场逐渐成熟,以往的频繁降价、新车型密集推出的现象将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整个汽车产业链条的完善:车价将稳定在合理的水平;汽车金融、售后服务、二手车交易改变厂家及商家的盈利模式;消费态度更加理性,不再会出现大规模的持币待购现象。 现在的中国汽车市场正处于过渡期,离成熟还有一个过程,不过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前景必然是灿烂的。 本报记者 苏东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