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车贷新法是“十全大补丸”?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3日 16:50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22日电(记者 南辰) 一周来,车贷方面的“利好”消息不断传出。一方面,新的《汽车贷款管理办法》对外公布并将于10月1日起施行;另一方面,我国内地首家汽车金融公司——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公司在上海正式运营。

   鉴于国内车市7月份刚刚有了扭转颓势的苗头,因此紧随这两个消息之后,关于车贷新法和汽车金融公司开展业务将刺激车市回暖的分析开始频频见诸媒体。但在记者看来,车贷新法绝不是开给国内车市的“十全大补丸”;仔细分析新法与1998版旧法的不同点,尤其是其针对车贷风险居高不下所作出的种种严格规范,新法无疑更像是一剂“败火清心汤”,专治车贷的种种虚火,从长远看当然会对车市利好,但绝不会立竿见影地生效。

   例如,针对不同类型的汽车贷款,新法严格规定了不同的贷款期限、贷款最高限额和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还专门设立了“风险管理”一章,要求贷款人建立借款人资信评级系统和汽车贷款预警监测体系,完善审贷分离制度,对汽车贷款实行分类监控以及建立汽车贷款信息交流制度等。比起消费者憧憬的“买车零首付”“首付可灵活协商”“车贷利率市场化调节”等车贷梦,新法之严无疑令人失望。然而,在我国信用体系建设极不完善的前提下,严格控制车贷风险是车市良性发展的必然选择。

   大众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一位部门负责人曾经向记者介绍,建立汽车信贷体系首先需要完善的银行系统,其次需要良好的融资环境,再有是平衡发展的竞争环境,但最重要的是建立个人信用体系。此外,还需要有一个健全的二手车市场,以及中立、权威的检测机构。例如大众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对客户资信进行审察就是通过一个自动评估系统进行的,两分钟就可以完成评估。对比国内市场的情况,我们不难发现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二手车市场发展不规范、缺乏权威检测机构等等都是车贷体系建设的致命硬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过度寄望于车贷对车市的刺激作用,放松车贷政策的控险尺度,就容易落入高风险的车贷陷阱,不但对车市发展不利,也会严重影响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另外,甭看大众、丰田、福特等汽车金融巨头很快都将进入国内汽车信贷市场了,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些跨国巨头都需要熟悉、适应中国市场的现状,其对中国车市的刺激作用不会立刻凸显。

   例如在国外,汽车金融公司依靠的是一套非常完善的市场流通体系,绝不仅仅是简单的购销关系。大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背后都有实力极强的汽车租赁公司,能提供租赁、回购、二手车销售等一条龙服务。大众汽车金融服务公司那位部门负责人就曾告诉记者,在德国,虽然80%的人通过信贷购买汽车,但其中大多数人选择的是租赁而不是贷款。信贷与租赁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必须百分之百地付清全部贷款以后才能拥有对汽车的所有权,而租赁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最后是否购买——开了两三年新车后,满意就花原车50%左右的价格买下来,不满意就将它交回经销商。

   不难看出,租赁能够有效地缓解当前国内市场汽车大幅度降价给贷款买车者带来的风险。但是,我国消费者要想享受到这种成熟规范的汽车金融服务还需时日。如何针对中国市场的现状,摸索出“有中国特色的”降低车贷风险的举措,是跨国汽车金融公司亟待面对的。闯过这一关,汽车金融公司对国内车市的良性刺激作用才会逐步显现出来。(完)

(编辑:赵广喜)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汽车金融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