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获得银监会批准在中国开业。这意味着,在经过了7个月的筹备之后,中国第一家汽车金融公司可以正式在中国市场提供汽车金融服务。
据了解,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公司主要在批发和零售两大领域为通用汽车和上汽在华的合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批发信贷是指金融服务公司为经销商采购车辆贷款和营运设备贷款提供服务,为其提供现金流支持;而零售信贷是指消费者可以从经销商处直接获得关于汽车购买的相关信贷服务。通用汽车对于取得首发地位信心十足,通用汽车金融公司执行官兼总裁理查德.克莱特称,通用将把汽车信贷服务领域超过85年的专业经验和创新的金融产品带到中国。
首家汽车金融公司获准开业,正值中国汽车市场低迷之时。因此,有关银监会批准的时机问题引人联想:监管部门是否希望以此来为冷淡的中国车市加温?从时机和市场需要上来说,的确存在这种可能。不过笔者认为,这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上汽通用、大众和丰田三家汽车金融公司早已获准筹建,监管部门只是做一个“顺水人情”罢了,率先批准一家合资的汽车金融公司开业,以此来振奋国内汽车市场的信心。
汽车金融服务业务的获批,对今年国内汽车市场的影响有多大?笔者判断,影响可能十分有限。中国今年汽车市场的所谓“低迷”,整体上看是市场发展进化的问题。在经过前两年的“井喷”行情之后,国内汽车市场正在转向常态——增速相对放缓,但仍以可观的速量持续不减;汽车价格普遍下降,利润率相对降低,利润空间趋向合理;产品竞争加剧。与过去相比,常态市场的最大变化是,由于存在汽车降价预期,以及汽车产品增多,国内汽车消费者今年的观望和等待的时间将会更多。此外,由于汽车金融业务获准之后,其业务开展要发挥市场效果,还会有一段时滞,因此,单靠新推出的汽车金融服务,难以改变今年市场的大势。
不过,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公司的开业,仍然有独特的意义——国内汽车金融服务市场的竞争,已经拉开了新的一幕。而这次的参与者,是具有专业经验的外资汽车金融服务商。
坦率而言,此前中国市场上只有过汽车消费信贷,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汽车金融服务。众所周知,国内的汽车消费信贷在操作上与不动产抵押贷款并无二致,但风险却比住房信贷要大得多。与发达国家市场不同的是,国内的汽车消费信贷的参与者主要是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由于既缺乏专业汽车金融服务的经验,又缺乏风险控制手段,国内的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在经过比较粗放的一拥而上之后,现在开始走下坡路。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汽车信贷2003年汽车贷款金额在汽车销售中占约40%,2004年初已下降到20%,到2004年8月初则下降到不足10%。此前还有数据称,国内汽车消费信贷的坏账达到900亿元之多。今年宏观调控中,国内商业银行对汽车消费信贷的普遍限制,更加凸显了汽车消费信贷在中国的尴尬位置。
不过,这种粗放的发展阶段相信只是短期现象,国外汽车业发展走过的路,中国一定会再次走过,汽车金融服务也是如此。中国汽车市场的长期增长态势,以及汽车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成熟,必然对汽车金融服务产生更多的需求。与外资汽车制造业进入不同的是,国内不会再“强迫”国外汽车金融机构必须以合资方式或“国产化”比例来提供服务。在这样一个专业的领域,国外汽车金融服务商在国内市场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在金融产品的开发、风险控制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优势。因此,汽车金融服务在中国市场有着极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中国开展汽车金融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市场问题。一是信用体系极为缺乏。到目前为止,国内仍然没有建立起一个具有足够代表性的个人信用系统,社会化的信用体系极不健全。此外,信用观念在中国市场还有待普及。这个国内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为之挠头的问题,国外汽车金融服务商也会同样遇到。二是国内资本市场不发达,这对汽车金融服务商推出金融服务产品来说存在限制。三是国内金融市场还不完善。比如利率并未完全实行市场化,因此消费信贷利率浮动的范围不大,因而在消费信贷方面,汽车金融公司并不能自主地提供创新服务,如通用、福特等汽车金融公司在“9.11”之后通过提供零利率贷款方式来刺激车市。
不过,市场问题是任何一个行业发展中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它与政策性限制或市场封闭是两类不同的问题。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的获准开业,将揭开国内汽车金融服务市场崭新的一页。伴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以及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国内汽车金融服务市场也将逐渐成熟起来,而在这个领域,外资将处于领先者的角色。
作者: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