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名为稳定价格秩序,实际上是为了清理队伍,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以前厂商没有足够的钱,现在倒可以趁机低价盘下汽车销售公司。
不少有现金的厂商和有实力的经销者正在耐心地静候良机。在这种背景下,汽车经销公司的身价大缩水。
“一旦被厂家发现低于规定价售车,将视情况罚款3万元至15万元。更有甚者,发现低价售出一辆车罚10万元,两部则罚50万元。”最近,上海一汽车经销商负责人李先生,心中很是不爽,他发现自己落入到“价格联盟”陷阱里,左右不是,很是为难。
记者从京沪穗的几家经销商处得知,汽车业悄悄搞起了“价格联盟”。由整车厂牵头,组织指定的代理商开会,签订攻守同盟。具体来说,就是每家厂商和经销商建立价格同盟,规定每款车的最低零售价,经销商售价不得低于该零售价。比如规定一款车最低零售价为7万元,这一价格里包含了经销商送给购车者的所有优惠。
今年最早实施“价格同盟”的是东风雪铁龙,随后东南汽车、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北京吉普、广州本田都开展了这一行动。比如东南规定,东南汽车所有车型的实际售价只能在厂家指导价上下浮动,最多浮动2000元。比起此前的最高优惠8000元,有天壤之别。而上海通用华南区域4S店统一最低售价的同时,也调整了车价,最低价均低于目前厂家指导价,但仍高于此前经销商的最低售价。
在厂商的一致行动下,大部分车型的价格较7月显著上升。8月9日,曾降价1万元的蒙迪欧经典型重新回到厂家指导价20.98万元。
车市忽然转暖 惩罚措施出台
一直持币观望的刘云终于下定决心,去买一辆索纳塔,但8月份他走进4S店时,才发现那辆车18万已买不到了,经销商的报价又多出几千元。
原指望车价继续下跌,还能捡点便宜的刘云对此非常恼火,指责经销商变化无常,但经销商也无比委屈,“做不成你的生意,并不是我们的错,我们也想卖。可是如果照以前的价卖,我们就要被罚。”
记者调查了解到,长安福特经销商违约,厂商将扣除奖金、停止供货或仅供滞销车;一汽大众发现经销商低价售车,一辆车至少罚款1万元;上海大众的经销商如自行降价、不按规定将给消费者试乘试驾的车(出厂时,厂家曾给经销商大幅优惠)作为量产车售出,将被处以减少年终返利的处罚。北京方庄的一家丰田销售代理商停止供货几天,就是因为花冠售价暗降了2000元。
“卖出一辆车,我们平均收益不过数万元,罚一次,要卖十几部车才赚得回。”签了卖身契的经销商无奈地说,“谁敢呀,本来上半年的日子就不好过,再一罚,今年算是白做了。”
其实以前经销商低价出售的车,也有部分确实做的是亏损生意。据悉,经销商是批量进车,如果还贷压力大,就有很强大的套现欲望。低价出售,一则可以从保险、年终的返利那块得到部分利润;二则有些厂商是搭配销给经销商,利最薄的车搭配利厚的车,前者销得越多,就可以进到更多的后者,这样一来堤外损失堤内补,综合下来,经销还是可以打平或盈利。
这有点类似于香烟销售,烟厂要求香烟连锁店进中华时要搭配部分滞销或微利烟。但烟又是一个有保质期的商品,滞销烟卖不出去,过了保质期会坏掉,连锁店一来会因此蒙受较大损失,二来占用大量的现金。因此,有些精明的店主将这些搭配香烟低价出售,在增强现金流动的同时,也从厂家处争取到更多的中华烟。平均下来,利润比平价出售时高很多。
库存VS利润
上半年库存大量积压,企业的仓库都放满了。最严重的还不止于此。“站在立交桥上,你可以看到一家负责产销量排名居前整车厂的物流公司的仓库。”一位经销商说,“全是满满的车。库存情况有多严峻还用得着说。”确实,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卖多少是多少,当然不会管低不低价出售了。
经销商低价出售是响应6月份厂商号召,为什么当时厂商高举降价大旗,现在却搞起这档子联盟呢?
“还不是因为市场情况好了,每年的8月至12月是汽车的销售旺季。”上海吴中路一家汽车销售公司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上海是个以公车消费为主的市场,每年这个时候,进入企业的交货期、收帐期,一些业务发展不错的中小企业用车量增多,出于成本考虑,开始购买商务用车,而不是租车。这样一来,汽车的消费需求增多了,这几年来都是这个样子。”
今年还有一个更特殊的情况。全国电荒,很多汽车企业者作为用电大户,开始停产限电,这导致7月份以后各大汽车厂商的产量大大减少。7月全国汽车产量为35.41万辆,比6月减产6.49万辆,降幅为15.48%,其中轿车减产达到22.07%。
销量一好转,库存压力一减轻,厂商就开始从价格战转向反价格战。果真如此吗?厂商有自己的想法。
“经销商私自低价出售,完全打乱了厂商的价格体系。”作为一款紧凑型的小车,排气量1.6升的赛欧原定价是7.88万元,可最低时曾卖到5.8万元,基本上跌入了微车行列。但无论从质量还是从功能上看,它比同样价格的微车高了好几个档次。“可消费者还不买帐,总以为这款车还会跌。”吴中路的一位汽车经销商很中立地表达了厂商的态度。
降价既没达到预期的目的,还引发了新的问题:车价越低,消费者越等,车越是卖不出去;你降得多了,别人不降,你的利润就低甚至亏损。
看到这一幕后,7月中旬厂商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终于演变成8月价格联盟齐齐形成的格局。
经销商叫屈
上海闵行的一家经销商向记者诉苦,“相对厂商,我们是弱势群体。”
一家4S店的前期投入成本至少上千万元,3至5年才能完全收回成本。遇上今年上半年的银根紧缩,一些经销商面临现金周转压力,部分后期进入汽车销售领域的经销商更是入不敷出:前期投入没收回、积压的库存又占着资金、银行又逼着还钱。“不低价出手,还能坐着等死吗?”吴中路的一名经销商说。
“厂商名为稳定价格秩序,实际上是为了清理队伍,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以前厂商没有足够的钱,更多的是靠我们经销商帮他们销售。现在好了,我们活不下去了,他们倒可以趁机低价盘下汽车销售公司了。”
据了解,广州车市已经开始经销商整合热潮,北京也有几家店因无力继续经营而卖给厂商了,深圳部分日产和一汽-大众品牌的经销商开始卖店。
“经销商完成了前期的市场开拓,有自己的资源、人手、技术。现在厂商接手等于捡现成的,节约了多少时间、资金成本!一些没有在全国建立起自己直销网络的厂商,打的就是这个如意算盘!”上海闵行的这家经销商忿忿不平地说。
不少有现金的厂商和有实力的经销者正在耐心地静候良机。在这种背景下,汽车经销公司的身价大缩水。成都一家著名品牌的经销商就遭此噩运,原本4S店、土地、展厅、维修厂整体出售,开价1800万元,现在降到1500万元,还寻不到买主。业内人士分析,全国此类小经销商有近百家。
价格联盟能撑多久?
经销商是百般不情愿,厂商却一味坚持,这种联盟能稳固吗?能持续多久呢?
目前和厂商定下盟约的多为一线经销商或者4S店。但前几年在销售越多、返利越多的鼓励下,不少一线经销商又发展了二线、三线经销商。他们并没有和厂商签订盟约,而大打价格战、大幅优惠的多是这一类经销商。厂商拿什么来控制这些经销商呢?一线经销商自己不能低价出售,又想跑量、搭配到更多好销的车,可不可以采取变通的办法:自己不卖,借二、三线经销之手去卖。
针对记者的这一疑问,部分一线经销商选择了沉默。极少部分承认无法排除这一现象存在。
据悉,两年前,汽车厂商和经销商也搞过价格同盟,但那时是禁止跨区销售。当时上海的车比江浙便宜,很多上海经销商销车到江浙一带,引起了江浙经销商的不满,故厂商做此规定。但随着车型滞销,这个同盟还是无疾而终。
即使厂商控制得了经销商,他能控制左右其它厂商的行为吗?在销售淡季时或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某一个厂商如果率先降价,同台竞争者是咬牙死抗,还是跟风而行呢?
8月12日起,北京吉普蒙迪欧的经销商统一调低售价:欧蓝德手动型、手自动一体型原价为18.48万元、21.58万元,现分别降1.5万元、1.6万元。这一价格已经接近了国外售价。
厂商对外称这是经销商的优惠行动。既然是经销商活动,岂不是违反了先前的价格同盟吗?厂商的不置一词,只能说另有他因。
降价后,欧蓝德2.4L车价进入中级车一列,竞争对手是宝来、凯越、赛纳、标致307、阳光、伊兰特1.8升及2.0升,但又是一款中高档全时全能轿车,在性能上略胜一筹,因而,优惠活动推出后,车辆销量猛增,目前已供不应求。
“早期手机、家电都有价格联盟,但最多就是2个月有成效,过不了多久还不是各干各的。”闵行的经销商说。
本报记者 吴琼 上海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