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3年群发性故障不断 凸现汽车召回制度缺位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26日 16:21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电 (新华社记者 南辰) 2003年,当中国汽车业正昂首挺进世界“四强”的时候,一个不容忽视的尴尬不能不让人在岁末感到遗憾,那就是媒体报道的“我国汽车召回制度年内将出台”的消息至今仍未实现。

  2003:汽车群发性故障接连不断

  眼看汽车召回制度要在年内“难产”,但回头细数,2003年国产轿车的群发性故障却接连不断。

  今年1月,新华社报道了德国大众公司中国合资厂生产的宝来、奥迪、帕萨特三款1.8T轿车,频繁发生点火线圈被烧毁的故障。当时,由于点火线圈全国紧张,大批故障车只能在修理厂“趴窝”。

  今年6月,新华社报道了采用全球同步工艺生产的POLO1.4升轿车在行驶中突然熄火的故障。据厂家统计,当时全国出现这种“心率失常病”的POLO轿车在千辆以上。

  岁末,新华社又报道了部分东风雪铁龙爱丽舍16V(气阀)轿车发动机的“怪抖病”。

  另外,针对新一代雅阁轿车发动机通气管的故障,广州本田也对外宣布免费给车主更换相关配件。

  上面的几起汽车故障案例,均为群发性汽车故障。在国家质检总局去年发布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草案)》中,明确指出“本规定中所称缺陷,是指由于设计、制造等方面的原因而在某一批次、型号或类别的汽车产品中普遍存在的具有同一性的缺陷”。依照该草案,这几起群发性汽车故障均有符合“召回”条件的嫌疑。只不过制度未定,这些故障车只能与“召回”的名分无缘。

  召回制度缺位拷问汽车厂家素质

  一个需要澄清的概念是某款汽车出现故障,并不意味着这款车不是好车。长期以来,由于召回制度在中国的缺位,以及汽车生产厂家忌提召回的不正常心理,使厂家往往视召回为洪水猛兽,生怕自己一提召回就砸了牌子,影响车子在消费者心中的“完美形象”。对此,有关专家指出,厂家应该走出认识误区,要切实做到对消费者讲诚信,要有良知,敢负责,勇于主动担起召回的责任。

  举例来说,2003年国内发生群发性故障的几种车型,均为技术含量十分高的各厂家力推的主打畅销车型。但是这些高科技引进车型,往往因为乍到中国“水土不服”。这与国内外油品差异、环境差异等密切相关,绝不能认为以上车型有群发性故障就不是好车。

  另外,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媒体的监督之下,尽管召回制度缺位,大多数国内汽车生产厂家最终还是能够直面群发性故障,比较积极、迅速地解决问题。例如,在“点火线圈危机”中,为了解决消费者的燃眉之急,厂家曾把新车上的点火线圈拆下来给消费者换上。在危机圆满解决后,更创纪录地对消费者公开真诚道歉。有这种解决问题的诚意,厂家与消费者之间就不会缺乏理解和信任。但是,媒体的监督不能代替召回制度的建设,总还有一些爱钻法规空子的厂家会装聋作哑、封锁消息,甚至漠视故障隐患的存在。

  记者了解到,针对各方翘首期盼的召回制度,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神龙汽车等汽车厂家已经未雨绸缪,着手质量预警、信息管理、产品可追溯系统等召回机制的建设。业内人士认为,汽车召回的基础是厂家有良好的信息源、服务网以及危机应对体系。一旦召回制度正式颁布,有实力的大厂家完全有能力迅速适应,而那些生产规模小、服务网络差的厂家则难以应对。这种政策法规层面的优胜劣汰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不能让汽车成为“霸王商品”

  盘点2003年,商家强加于消费者的“霸王条款”无疑是消费者维权的一大热点。可是在汽车消费领域,召回、“三包”等法规的长期缺位,已经使汽车快要成为“霸王商品”了――消费者购买的新车出现严重故障,却无法要求退换;购买的车因厂家设计、安装等问题造成故障,却无法理直气壮地要求召回;消费者不断地听到外国某款汽车被召回,而自己的同款轿车却“不在召回之列”……很多消费者,在买车之前往往充满对“小车生活”的憧憬,在买车之后却往往陷入“挥之不去的噩梦”。

  据交通部统计,全国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达10多万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汽车的机械故障造成的。因此,毫不夸张地说,汽车召回关乎人命。

  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1000万辆,今年产量也将突破420万辆。中国汽车保有量的持续高速增长,与召回制度的缺位构成了矛盾。专家认为,召回制度既是汽车“霸王商品”的终结者,也是“汽车社会”的重要基石,中国汽车业绝不可能在一条缺少基石的“高速公路”上平安疾驶。

  经历了漫长的等待,消费者大概也不会在乎多等几天。可是,召回制度离消费者到底还有多远呢?(完)

(编辑:苏雨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