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报记者 李峻岭 发自北京
12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局长戴根有在“2003年北京汽车金融发展论坛”上说:“现在看来,汽车消费信贷的风险应该给予充分重视了,要注意风险防范。”刚刚就 任央行征信管理局局长的戴根有上任一个月以来多次针对信用服务体系建设发表观点。
这位前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坦言,自己在担任货币政策司司长期间对汽车信贷的重视不及对房贷的重视。客观情况是房贷的规模比汽车信贷的规模大得多。
现在,戴根有提出要注意防范汽车信贷风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汽车信贷的规模已经是今非昔比———截止到2003年11月,个人汽车消费贷款的余额已经达到1800亿元,其中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占到了总份额的81%。业内专家预计,到今年年底,个人汽车消费信贷的余额将达到2000亿元。
刚刚履新的戴根有提醒参加论坛的汽车厂家和汽车经销商说,个人汽车消费信贷规模的扩大对汽车产业的发展,对改善居民个人汽车消费水平有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必须注意汽车消费信贷的风险。“有些典型的汽车信贷案例是触目惊心。”戴根有说。
“信用服务体系的作用很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是防范信用交易风险的基础性措施。没有信用服务体系建设,汽车金融服务不容易获得更大的发展,商业银行在汽车信贷方面所表现出的热情也会下降。”戴根有说。
“现在各家商业银行的计算机系统基本实现了数据在全行系统内的集中,有的银行还为了防范汽车信贷风险而建立了‘黑名单制’。”戴根有说,“信用体系的建设对各商业银行提出了迫切要求———各商业银行中涉及个人的信用记录要通过某种形式实现跨行联网和数据集中。”戴根有认为,基础数据成为信用体系发展的新瓶颈。
戴根有透露,200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之后,一个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原国家计委、原国家经贸委等部委及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参加的“全国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专题工作小组”成立。专题小组的基本任务是起草法规,建立征信业的标准。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总体方案已经完成,正等待最后的审批。
“在未来不长的时间里,国家信用体系建设会有比较快的发展。”戴根有说。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