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冬天;在加入WTO的喜悦与焦虑中;在上海浦东,中国汽车终于开始了第一次“独立演出”。
12月9日开幕的上海车展,是中国加入WTO后的第一个车展,规模不大,影响却极其深远。从上世纪80年代中国举办国际车展至今,作为“主人”的中国汽车,却从来都是国际厂商的配角,从来都是被观众“遗忘的角落”。是啊,作为中国主流车型的桑塔纳、捷达、富 康早已是国际上十年甚至二十年前的车型,好意思展吗,又展给谁看呢?!中国汽车的尴尬,像伤疤一样每年被揭一次!
车展,在国际上从来都是新车发布的场所,是流行趋向的风向标,是汽车商们市场角逐的滩头阵地。陪着这些国际“太子”,中国汽车默默读了十几年的书。
在8日的预展中,上海大众的POLO被罩上了布,南京菲亚特的派力奥、广州本田奥德赛也都秘而不宣。中国汽车终于有了自己的秘密,有了可发布的新车,这是前所未有的。
这几款新车,波罗(POLO)刚刚在9月份的法兰克福车展中展出,可谓全球同步;派力奥、奥德赛也算新鲜出炉。
从十年、二十年的差距到全球同步,这是巨大的进步。尽管这些车前面挂的是德国大众、意大利菲亚特、日本本田的标志,但这并不意味着丧失与屈辱,相反,这是拥有与荣耀,是中国参与全球化分工的结果,是中国巨大汽车市场魅力所在。
在过度干预和保护下,中国汽车一直发育不良,车型老化、价格奇高,市场畸形。WTO为我们推开了一扇门,一扇通向世界的门,门外有寒流,也有阳光。
-文/本报记者孔文清
订汽车新闻短信把握汽车时代先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