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版>分析评论>正文

正视汽车排污费争议 摈弃消费者买单思路

http://auto.sina.com.cn   2012年10月19日 09:56   南方都市报  孙天明 字号:

  由此事引发的轩然大波,更该警醒的是一种固有的思维。事实上,不管是治污、治堵,还是各种成本上涨,人们常常看到,消费者“被成为”买单的对象,这 种“ 耍 太极”将成本转嫁的方式,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政府部门的一种固有思维。

  有关深圳征收汽车排污费的消息,连日来成为热门谈资,反对的声音,也几乎没有悬念地占据主流。虽然深圳市发改委快速做出回应,称只是在研究并未决定要实施,却依然难以消弭对此事的争议。抛开争议不谈,在此事的背后,消费者被推到前台,成为买单的对象,也再次让人们看到政策制定时的某种偏颇思路。

  这次快速传遍网络的消息,事后被证明遭到了媒体误读。媒体报道的三种浮出水面的汽车排污费方案,经市发改委回应其实是专家座谈时提出的建议,与所谓的方案相去甚远,而深圳是否征收汽车排污费现在还没定下来。不过,发改委的回应并不能让人们安心。按照以往的情形,类似的事一旦放出风声来,最后往往会成为现实,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这套由生活智慧而来的认知逻辑,很多时候堪称灵验无比。

  我们不应责怪网友听风便是雨,或者惊讶他们反应如此激烈。毕竟,在类似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普通市民的话语分量极其有限,更多时候,民众意见征求、听证会的环节都被省略,或者只是走走过场。从这个角度来说,即便媒体报道的消息并不全面,但能引起广泛讨论,也可以给发改委今后制定政策提前敲敲警钟。

  由此事引发的轩然大波,更该警醒的是一种固有的思维。事实上,不管是治污、治堵,还是各种成本上涨,人们常常看到,消费者“被成为”买单的对象,这种“耍太极”将成本转嫁的方式,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政府部门的一种固有思维。

  比如,在油价上涨时,的士、机票燃油附加费会上调,乘客就要为油价上涨买单;比如,在城市面临日益拥堵时,摇号限车、征收拥堵费等就会浮出水面,买单的同样是消费者。

  就城市拥堵而言,责任并不在消费者,或者说拥堵的责任并不能完全由消费者承担。城市规划、道路设施、交通管理、公共交通的水平等,更能直接影响到城市的交通秩序。同样就治污而言,也不能将环保责任尽数转嫁给消费者,而忽视源头治理,消费者所处的其实是末端,如果在治污中放大消费者的责任,无异于“本末倒置”。

  无论汽车排污费政策最终是否会出台,希望有关部门能摈弃“消费者买单”的偏颇思路。经过科学、严谨的论证,这样出台的政策相信会有更强的说服力。

(编辑:陈洁)

分享有礼 评论(0)
分享到:
6.39K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