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回制度升级实现了双赢
笔“戈” 墨舞
通过严厉的处罚规定,倒逼自主品牌强化品质和品牌的管理,建立与消费者互动平台,进而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
继公安部修改《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之后,上周,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也通过了《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这又是一项对汽车购买使用环节有重大影响的法规。这也意味着,经过8年多的努力,汽车召回终于从部门规章上升为国家法规,强化了汽车召回的法律效应。
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利好,也大大提升了车企拒绝召回的成本。
《草案》中规定,当批量汽车产品普遍存在危及安全使用质量问题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销售、进口,由其生产者实施召回,并及时发布产品缺陷信息。如拒不召回的生产者,将被处缺陷汽车产品货值金额2%以上10%以下的罚款。
这些措施将对违法企业有巨大的震慑作用。长期以来,在汽车消费过程中,中国消费者均处于弱势一方,《草案》能大大改变这种状况,避免车企店大欺客的行为,要求车企做到“有问题则需召回”。
然而,从车企的角度来说,也并非完全是利空。《草案》将刺激车企强化质量的管控,尽可能在研发环节发现和处理问题。其中,需要改变的是,车企要克服召回恐惧症,尤其是自主品牌。
在《草案》发布同一天,丰田宣布在中国市场召回近140万辆,可谓刚好撞在“枪口”上。对于丰田本次召回,有着各种各样的评论。但有一点必须指出,丰田为何坚持全球同步召回问题车辆?
目前,从影响来看也并未那么糟糕。因为消费者对召回的态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召回不是意味着产品质量有着很大隐患,更多的是车企的一种责任,有利于树立品牌形象。
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汽车召回制度实施至今,召回整车370多次,涉及600多万辆。其中,去年我国共计实施汽车召回82次,相当于每5天就有一起。
可是,国内自主品牌召回却少之又少,难道是自主品牌的品质已经可以媲美合资品牌了?我想大部分人都不太认同。自主品牌之前更多利用了举证难等因素,逃避了相关规定。而《草案》实施后,将被迫自主品牌作出改变。
从市场的角度出发,《草案》对自主品牌有促进作用,通过严厉的处罚规定,倒逼自主品牌强化品质和品牌的管理,建立与消费者互动平台,进而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这在市场上有明显的佐证,长期坚持品质发展的自主品牌,在市场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也依旧保持着高速发展,例如长城汽车。
可以说,《草案》的实施,不仅为了消费者本身的利益,也是有利于车企,更促进整个汽车消费环境的发展。 郭小戈
- 相关新闻
-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