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沙莎
中国汽车市场去年井喷行情中表现最为抢眼的北京现代正在急踩刹车。绝非个案
自2002年开始在中国制造汽车以来,北京现代汽车就始终以“现代速度”著称业界——这既包括崛起的速度,也包括衰落的。
合资第一年,北京现代便以伊兰特和索纳塔两款车型挺进中国大陆乘用车市场前五名,但在中国汽车市场整体增长达21%的2007年,却首次出现销量下滑(详情请《北京现代抛锚》)。此后两年,借助外观时尚的轿车悦动,这家韩国汽车巨头在华唯一合资公司重返第一阵营(详情请点击《重振北京现代》)。而在中国市场一举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2009年,北京现代增长率高达94%,高出行业平均水平近一倍,成为在华跨国汽车公司增速最快的选手。
这种过山车似的速度的背后,通常隐藏着一种“赌徒”精神:成者亡,败者寇。
表面上,的确如此。2009年年初,底特律深陷危机,中国汽车市场毫无井喷征兆,其年度增长率预期为6%,唯有北京现代提出15%的增长预期,最终实现57万辆的成绩。而在2010年,北京现代预计年度增长率为17.5%,仍高于15%的普遍预期。
但在骨子里,这家不按常理出牌的公司,已不再执着于所谓的“现代速度”了。“2010年,速度该放慢了。”北京现代公关部部长刘进告诉本刊:“有能力多卖也不急着冲销量,而是把重点放在质的提升上”。有趣的是,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7月乘用车销量增速已出现放缓迹象。在某种程度上,北京现代速度的经历,会成为中国汽车市场从疯狂回归理性的缩影。
一个新变化悄然出现在北京现代今年的销量清单上。1至7月,悦动已代替伊兰特,占到总销量的35%,成为当之无愧的现金奶牛,悦动与伊兰特的总体占比首次从80%以上降至65%;同时,两款SUV车型ix35和途胜晋升为销量新星。为趁热打铁,本预计2011年引入中国市场的战略车型瑞纳,已提前到8月。这款集成了现代集团全球研发优势,历时5年研发而成的A0级轿车,切实拉伸了北京现代的产品线。显然,伊兰特代言的单一形象被摧毁了。
对北京现代来说,这传递出极为积极的信号。长期以来,伊兰特、索纳塔等中低端品牌是“北京现代速度”的最佳阐释者:廉价,家常,不上不下。这类品牌擅长抢占市场占有率 ,但无形中也拉低了北京现代整体的品牌形象。
其实,2008年,时任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的汽车业老将李洪炉便开始着手转变昔日规模至上的策略:减弱对量的追求力度,以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与品牌形象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可惜,这年年底,李洪炉未完成这一目标,便将接力棒交予李峰。
在这场改变公司性格的战役中,原奇瑞销售总经理李峰是个厉害的角色。据悉,当初北汽董事长徐和谊看中李的原因之一便是其硬朗、强势的行事作风。上述成绩单,正是李峰交出的第一份完整成绩单。
李峰究竟给北京现代带来了何种变化?在枯燥的销售数字背后,这家长期以速度和规模为核心目标的公司已实现内在性格的蜕变。而这种蜕变,也标志着中国汽车市场狂飙突进年代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