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和销售是有本质区别的。销售只是商品的价格化过程,而营销的目标是实现商品价值的最大化。价格由金钱来衡量、而价值只能由人来判定,所以营销因人而精彩。
这也许不是什么新鲜观念,但真正以人为本、从消费者出发的精彩营销在汽车圈却并不多见。
现在,企业的新产品推出频率很高,我几乎每个月都要参加一些新车发布仪式,而作为汽车企业营销思路重要体现的各种广告也是我平时关注的对象。但多大数仪式和广告所努力宣示的信息都跟单一:我的产品好!它们的表达方式也同样是以媒体、领导为受众的。汽车营销的唯一对象、汽车企业的“上帝”——消费者消失了。在我看来,汽车营销的第一要务就是弄清楚“什么样的人坐什么样的车”。在中国,汽车消费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简单的“选择商品”,正如丰田汽车(中国)副总经理曾林堂所说,“汽车在中国是‘道具’”。对消费者而言,买什么样的车经常被自身的职业、行业、身处环境所影响、也因而变成了一种自我“标识”的行为、志趣表达的行为。
这些观念同样不新鲜,但在后千万辆时代,贯彻重视“人”的营销理念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千万辆时代,产品的同质化已经愈演愈烈,企业间技术差距正在逐渐缩小,想从同级别的车型找出决定性的差距已经很难。这时,汽车产品想要打动消费者必须要能和他产生“共鸣”。奔驰(中国)市场总监毛京波曾对我说,“我们一直在输出一种‘奔驰的价值观’,认同这种价值观的消费者自然而然会成为我们的顾客,并且,这种关系是长久而牢固的”。毛所说的“价值观”其实是就是品牌文化价值,而这种价值只能由消费者“用心评判”。多年前,上海通用的GL8初上市时曾用了“有空间就有可能”这样的广告语,这种描述看似也切合了GL8作为大空间MPV的特性,但后期的效果调查却显示,这条广告对产品的销售贡献甚微。之后,为人熟知的“陆上公务舱”登上舞台。显然,这种描述找准了GL8的消费对象,也自然取得了营销胜利。
胜败之间,只取决于“人”的出现。(本文为《中国汽车市场》特邀总策划、首席评论员吴迎秋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