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并确保达到预期目标,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日前在深圳联合召开全国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会议。“计划8月底前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上报国务院审批。”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透露。
一系列信号说明,中国即将全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迎接全球汽车工业的又一次革命。
但在美好图景展开之前,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还远远不够。事实上,一直以来被提及的新能源汽车,是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以氢能为代表的燃料电池汽车的统称。
而这三种方案也各有优劣:混合动力汽车最为可行,其由内燃机和电机同时驱动,技术上最早实现量产,续航能力上最为突出,但缺点是依赖原油;纯电动汽车则实现了零排放,技术上也实现了量产,但在续航能力、动力等方面表现平平,还需要大量充电站等配套基础设备;氢能汽车则实现了全新能源的替换,在排放和动力方面表现最为出色,但其发动机技术太复杂,开发成本太高。
到底哪一种方案才是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一场豪赌已在各大汽车品牌之间展开。
一些车企采取三方同时出击的方法。比如现代起亚汽车,在混合动力方面先后推出伊兰特混合动力车、柴油混合动力车i-flow、索纳塔混合动力车等;电动车方面,8月份试运营迷你电动车;同时完成了世界最尖端的燃料电池系统。此外,德国汽车品牌大众、戴姆勒、宝马等,也花重金三管齐下。
在这场豪赌中,中国的选择已基本明确。苗圩透露,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目前基本确定为以电动汽车为主,多种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并存的发展模式。而6月1日出台的《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就明确规定,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单车最高可享受5万元补贴,而纯电动车最高可享受6万元补贴。
然而,这一决定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反对者认为,纯电动汽车根本没有发展前景;支持者表示,中国应该直接发展纯电动汽车,实施“一步走”战略。
笔者认为,在电力供应与成本方面,中国完全具备发展电动汽车的优势资源。一方面,我国锂电池中需要的锂资源储量丰富,居世界第二位;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电力供应充足,即便2030年我国拥有2亿辆电动车,根据电力部门的规划,耗电量也不足发电量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