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版>行业动态>正文

企业:反应谨慎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1日 17:05   中国经营报 字号:

  翘首企盼中,中国的新能源车技术标准和补贴标准正在“跑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在传统能源车型领域被外资“欺负”了多年之后,中国汽车业看到了在新一轮汽车技术革命过程中与外资平起平坐的曙光。不过,市场层面却出现了令人难以理解的“怪现象”。

  “现在,很多新能源汽车‘有市无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电动车分会的一位内部人士,近期对中国的电动车市场进行了调研,他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拿比亚迪来说,比亚迪的4S店会告诉你,买新能源汽车可以预定,先交5万元定金,但是却没有具体提车时间。”他认为,这是部分车企对自己的新能源汽车技 术还缺乏足够信心导致的。

  同时,日产(中国)品牌总监沈莉也表示,即便技术标准与补贴细则出台并实施,“作为刚刚启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短时间内不可能大范围地实现在全国市场迅速普及。改造接口、适应本地标准,这些工作并不难,但消费者接受电动车却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众多汽车厂家对电动车普及前景的担忧不无道理。”沙永康认为,除基础设施建设(如充电站建设和电池更换站建设)程度有待完善外,企业自身的技术实力也 将成为一个重要瓶颈,“尤其是电池技术,就目前来看,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充电后的续航里程问题,是国内众多从事电动车研发和制造企业的短板。”

  政策缺失时,企业将此作为其产品无法大规模推向市场的借口;政策出台了,企业们却又因自身短板而踟蹰不前。这个怪圈已经充分说明,中国的新能源车市场仍将继续“纠结”。

(编辑:路宁宁)

转发此文至微博 | 评论() | 打印此页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
支持
好文章
枪稿
雷人
无语
标题党
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