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产难、成本高、充电站少成为主要“拦路虎”
程连红
比亚迪E6纯电动汽车在2010年北美国际车展上亮相,受到广泛关注。新华社发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新能源汽车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而近日比亚迪与奔驰闪电联姻,共同开发电动车新品牌的消息,更使得新能源汽车炙手可热。
然而,在人们对新能源汽车带来的节能与环保充满期待之时,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却发现,受多种因素制约,目前,国内多数新能源汽车产品还停留在示范阶段,真正大规模推广、进入家庭并不容易。
上目录容易 正式量产难
有关统计显示,到目前为止,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发布了7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以下简称《目录》)。越来越多的车型被纳入《目录》,国家相关新能源汽车享受政府补贴的政策也在制定中。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比亚迪有3款车型进入《目录》,其中比亚迪F3DM混合动力车于2008年12月上市,但直到本月底,该款车才面向个人消费者销售,而其他两个车型均未正式上市。据了解,比亚迪F3DM目前只在深圳市场销售,从上市到现在已售出约100辆,客户大多为深圳市政府部门。
另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哈飞也遇到同样的问题,《目录》中一款型号为HFJ7001EV的哈飞纯电动轿车还未在国内上市;郑州日产东风牌ZN6461W1C型、ZN6493H2C型纯电动乘用车已分别于2007年和2006年8月上市,但截至目前,两款车型共销售30辆左右,客户也是集团客户。
生产成本高 至少多三成
今年1月13日,在工信部发布的新车目录上,比亚迪一款代号为QCJ7006的新车赫然在列,它就是比亚迪首款纯电动车E6。据了解,首批100辆红白相间的挂着比亚迪标志的E6纯电动出租车将交付深圳巴士集团旗下鹏程出租车公司,其中10辆在2010年3月先行投入试用,其余车辆也将在5月全部投入试用。但这只是比亚迪在纯电动车上的示范之举,离大规模上市还有不少距离。
纯电动车上路难,难在哪里?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生产成本高是新能源汽车遇到的一个“拦路虎”。
比亚迪公司公关部经理徐安表示,相对于传统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生产成本要增加30%~40%,纯电动汽车成本增加50%以上,燃料电池汽车成本要增加500%以上。受成本高企影响,比亚迪纯电动车的售价将达30万元左右。对于普通百姓而言,30万元不是个小数字。
配套设备少 充电时间长
此外,徐安告诉记者,充电配套设备的欠缺也拖累了电动汽车的商业化步伐。
去年3月,深圳被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等确定为全国首批13个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之一。按照深圳市发改局编制的《深圳新能源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09~2015年)》(征求意见稿),到2012年,全市将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2.4万辆;建设各类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桩)12750个,其中公交快、慢速充电站各25个,公务车充电桩2500个,社会公共慢速充电桩10000个,社会公共快速充电站200个。
但实施起来并不容易。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充电站建设面临着选址难、建设周期长等问题,要在短期内建设上万个充电站(桩),并不容易。目前,仅有南方电网采用比亚迪的配套充电技术,在深圳龙岗兴建了2个充电站和134个充电桩,位于深圳福田交通综合枢纽换乘中心南出入口的电动汽车充电站也在规划当中。要想让新能源汽车尽快“上路”,加快充电站建设刻不容缓。
除此之外,充电时间长也是制约纯电动车上路的重要因素。记者从比亚迪获悉,比亚迪纯电动车E6有几种充电模式,其中,使用专用充电站快充,要20多分钟才能充满电,而普通充电则需要2小时,供汽车跑300公里左右。如何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在纯电动车销售增加的同时,有效减少汽车充电时间,提高其使用效率,是企业面临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