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自主品牌与外资品牌之间就存在着彼此向对方渗透的努力。外资品牌希望能在中低端车型、二三线区域有更大作为;自主品牌一直在致力于提升品牌形象,提高质量和技术水平,在中级车领域获得成功。本轮危机,使自主品牌获得较好的时机,有机会在本轮增长中缩小与国际品牌之间在竞争力上的差距。
3、企业盲目乐观可能会埋下战略失误的伏笔
国内市场出人意料的增长,的确给了自主品牌整车企业一个难得的缩小与跨国车企差距的良机。然而,事物往往有两面性,如一把双刃剑:由于销售形势一片大好,一俊遮百丑,不少企业开始出现错误的判断,高估了自身能力、低估了竞争的难度。80%的受访专家认为,从已经公开的信息来分析,部分企业可能因为过于乐观而埋下战略失误的伏笔,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过多重复车型加速上市
由于国内市场现在竞争激烈,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不断推出适合自身定位的新车型或更新车型,这是现在车企必须实施的战略。然而,动辄一年内推出十几款新车型,大量车型与现有车型差异化定位模糊,推出新车型前没有进行细致的市场调研的现象在自主品牌企业中比较普遍。
一个全新车型的市场化,从研发到生产,包括供应链上下游的投入可高达几亿元,如果销量达不到规模,不但利润上损失,还会削弱对现有其它主力车型的资源投入。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
(2)推行缺少规划和战略支撑的多品牌战略
汽车集团推行多品牌战略本无可厚非。不过,对一个整车企业而言,实施多品牌战略还是有前提的。任何一个汽车品牌从建立到传播,最终被消费者认可,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如果没有把握在一定时间内有足够的资金去投入,也没有把握投入后,该品牌的规模可能有多大、是否能实现利润率曲线的变化以保证比单一品牌战略更有效,那么就说明规划性存在较大的问题,实施起来也将困难重重。
从调查13的结果来看,业内人士对自主品牌现在推行多品牌战略抱有很大怀疑,仅有两成的人认为现在推行多品牌战略正当其时,而有七成的人认为自主品牌现在还不具备运营管理多品牌的能力,另外近一成的人直接不看好自主品牌的多品牌之路。
(3)蜂拥而上的新能源车计划
由上表可见,自主品牌推出新能源汽车的计划呈蜂拥之势。
中国政府支持开发新能源车辆,政府也对企业开发新能源车辆有实质性的支持政策,这是从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高度考虑做出的重要决策。
但是新能源车的概念还很模糊,未来包括技术路线和外部配套环境都存在较多的变数,因此,在制定新能源计划时需要谨慎,定位好什么才是整车企业在新能源战略里最需要考虑的,整车厂扮演的角色到底是什么?否则,自主品牌企业可能会浪费掉本来就不是很多的资源,贻误未来15年仍是战略重点的传统车辆的经营竞争战机。
对于自主品牌新能源车的调查访谈(调查14)也显示,多数业内人士认为自主品牌纷纷推出新能源汽车,更多的考虑是迎合政策,争取政策支持,要赢得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缺乏整合条件的并购冲动
中国政府为了提高行业的集中度,倡议整车企业进行兼并重组,从行业宏观管理的角度可以理解。但中国市场目前仍属于不断增长的新兴市场,整体而言企业间的并购条件并不成熟。80%以上的受访专家认为,中国汽车行业的复杂性决定了行政力量推行和导向下的并购重组是否真的符合市场规律,值得商榷。
中国已有一汽和上汽集团进入全球五百强之列,但全球汽车界少有认可一汽集团和上汽集团是具有独立竞争能力的整车企业。他们更像一个依靠政府政策(外资整车进入中国市场必须与其合资,且不能控股)发展的投资性集团。尽管他们现在也在发展自主品牌,但从收入和利润的来源比例来分析,都还微不足道。其它类似的汽车集团就更没有独立竞争力了。因此,目前还不可能出现“具备独立竞争能力的车企”收购其它“没有竞争能力的车企”这种成熟的兼并重组,只能是将政府输出的资源进行整合和再分配,是一种缺乏企业市场运作所需要的整合协同效应条件下的合并,不能为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真正提高提供价值。如果还希望直接乘金融危机去收购国际整车品牌或车企,那就更加危险。缺乏整合条件的并购冲动很有可能演变成为一场政治秀,成为企业发展的沉重包袱。
致 谢
感谢来自以下机构与企业的专家与我们分享宝贵观点和见解,他们包括但并不仅限于: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大中华区),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大中华区),贝恩公司(中国),贝肯商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TNS市场研究公司(大中华区),思迈汽车信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CSM),Global Insight环球透视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菲亚特动力科技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等。
感谢参与线上调查的盖世汽车网的所有热心用户!
数据资料来源
报告引用销量等数据资料均来自公开、权威渠道,包括但不仅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CPCA)等。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