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战国乱 国内车企重组风云(5)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3日 08:17  汽车007周报

  观点篇

  重组:为规模于事无补

  纵观国内外车企重组案件,不难发现其中各自存在的巨大差异性。

  一般来说,国外车企的资本是私人掌控所有,发生在股东之间的利益纠纷,相对来说容易达到平衡。尽管资本属于私有,但衍生出的税收、就业等问题与政府利益息息相关,前者直接影响着政府的预算,后者决定着政客们的仕途选举。因此,若遇到影响程度深重的经济危机,政府绝不会坐视不管。这样的背景下,国外汽车企业百余年来经历着多次分分合合,几乎任何一家都有着冗赘的重组变革史。

  再看国内车企之资本构成:很多企业以国有资本为主,有的属于中央,有的背景来自地方,其间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很难协调。国情决定着中国不可能走一条国外车企通行的重组之路。此外,目前的国内车企重组也呈现出政府急、企业不急的另一面。归根结底,关键在于市场还并未发展到必须重组的阶段。毕竟中国市场还正处于向上发展期,正如树干上延展出繁茂的树梢树叶,众多细分领域都还可继续伸展挖掘。很多小企业尚有生存发展的空间,因此没有重组的强烈愿望。

  国内汽车行业的兼并重组,如果是为发展而进行无可厚非,如果是为了扩大规模而进行则可能于事无补,甚至适得其反。只有稳步推进,才是适合中国国情的车企重组之路。在这一进程中,如何权衡利弊,将筹码始终放在赢的一端,这是企业、政府都要去掂量的问题。毕竟没有任何企业、任何政府、任何人是生活在真空里的。

  就像巴顿将军讲的一句大实话:我们以不同的名义而战,却永远为了我们自己。

  国内并购,困难重重

  中国车企重组目前的重点在国内,但要想实现像电信行业那样的整合,困难重重。即使当一些二三流以及经营不善的一线车企重组完成,中国的汽车版图依然比战国时代更加凌乱。

  首先,企业外因素的纷繁复杂,会大大阻挠中国车企间的并购进程。

  中国企业在自身起步和发展阶段,注定其难以挥弃的地缘关系。由于一家上规模的企业牵扯到的利税、地方利益等问题,在其接受跨地区并购的时候,总是阻力重重。在上汽重组南汽的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虽然两家车企实力悬殊,从资本上看,并购并无强大阻碍,但是由于上汽是省属企业,而南汽是国字号,重组时间一拖再拖。直到2007年底,每况愈下的南汽才在国家相关部位的敦促下,投向了上汽的怀抱。

  仅此这一点,国内那些收购的传闻能不能成,能成多少,多久能成,都得打上大大的问号。

  其次,并购的目的在哪里?

  这个问题看上去似乎很明确,想通过并购打破自身的地域限制,节省渠道开发成本,避免浪费。但还有很多细节问题需要思考,比如广汽并购华晨,若真的实现,广汽是否会直接将自主车型沿用华晨品牌,或者干脆把华晨品牌改为广汽品牌。

  中国目前市场的品牌数量和汽车技术能力不成正比,和世界汽车行业诞生之初相似,依靠广大的市场,众多同质化的品牌得以生存,而这种状态恐怕无法长治久安。长远来看,像北美那样三四个企业、七八个品牌的架构恐怕是中国市场最终的归宿。而脱离了这个基本判断,仅从近处利益着眼的重组,反而会造成另一种资源浪费。

(编辑:王延东)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查看更多枪稿雷文>>

支  持

好文章

枪  稿

雷  人

无  语

标题党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