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车企减产 汽车零部件厂商直面艰难时局(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2日 08:37  第一财经日报

  国内已经有多家汽车企业和咨询机构认为,4万亿元拉动内需并不能对汽车消费产生太多积极的影响,即便是与基建联系较紧密的商用车也不能大幅受益。

  此外,具备实力的公司已经开始清洗“战场”。博世集团全球范围内的收购达到高峰。刚刚过去的11月,博世在巴西收购了一家零部件公司,2007、2008年分别在德国收购了百斯巴特、意大利诗琴、中国深圳威宁达公司。中国本土的万向集团和福耀玻璃也开始了扩张和收购。福耀玻璃在全国启动8个扩建项目和新增项目,总涉及资金达到27.7亿元。

  “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市场领导者(指大型有实力的公司)挤压竞争对手,扩充产能,逼死小供应商。”陈文凯说道。

  来自海外的自救机会

  欧、美等海外汽车市场的竞争在未来会进一步加剧,为了提高竞争力,汽车公司必然要加大廉价零部件的采购量。”陈文凯认为,从市场整体看,海外市场零部件需求的总量是下降的,但其中最低端的廉价零部件会呈上升趋势,这是中国零部件制造商的机会。

  目前标致雪铁龙、福特、日本三菱已经明确表达要加大在中国采购的力度。标致雪铁龙集团亚洲采购副总监许庆钊说,在低成本国家的采购比例将由2007年的23%扩大到2010年的40%,规模约为60亿欧元。

  本土零部件公司的另一个机会是海外汽车巨头的战略转移。美国、欧洲高昂的人力成本让汽车公司不堪重负,据通用汽车公司内部信息,公司正酝酿战略转移,将汽柴油汽车的制造和研发转移到劳动力成本低的新兴市场。最先实施的将是在中国新建一个独资研发中心。

  由于跨国公司生产与研发部门的战略转移,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洼地,这将在本土产生更多零部件、软件外包以及服务的需求。

  “但中国汽车零部件公司仍然必须实施战略转型。”陈文凯表示,改变以往“增长就是一切”的模式,囤积资金用以研发,改善管理与营销质量,才能实现长久的稳定和发展。

  欢迎订阅2009年《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86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83731031(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赵文杰)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