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抵制法货或许殃及雪铁龙品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1日 16:54  中国商报汽车导报

  中法关系的紧张使得在中国销售并不好的法系车雪上加霜。

  近日,本报记者在京城车市进行调查,发现雪铁龙品牌受到消费者的抵制,对原本就销售羸弱的东风雪铁龙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11月份国内汽车销量同比再次大幅下滑,有关燃油税改的种种利空猜测使车市前景更不容乐观。在这样敏感的氛围下,车市内外的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偏偏在这个时候,法国政界又来添乱。在中国政府多次交涉无果的情况下,法国总统萨科齐日前会见了达赖喇嘛。此举不仅触及了中方的“底线”,也在中国网民中再次掀起了一股“抵制法货”的浪潮。

  雪铁龙遭殃

  今年以来,许多影响中法关系的事件频发,给雪铁龙品牌带来了非常消极的影响。

  1月份,雪铁龙在西班牙刊登的一则轻慢中国已故领导人形象的广告在华人社会中引起不满。国内一家网站对此做了调查,有3万多名网友参与了调查。其中,超过56.72%的人认为即便雪铁龙就此事道歉也不能谅解;67.44%的表示以后不会购买雪铁龙的汽车。一时间,雪铁龙似乎成了“全民公敌”。

  4月份,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到巴黎时,残疾人火炬手金晶遭遇到藏独分子袭击。尔后,萨科齐又以“西藏问题”来威胁不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法国种种干涉我国内政的言论和行为深深地刺伤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民族情绪也第一次发泄到了法国人身上。  

  一位雪铁龙车主向本报记者回忆说:“那段时间我都不敢开车上街,真怕被砸了。”

  如今,萨科齐反复无常的鲁莽举动再次激起了中国民众的不满和愤怒,此次抵制法货的呼吁比以往更为强烈。

  法系车出局

  今年,东风雪铁龙虽然有两款新车上市,但销量依然下滑严重,2008年前3季度仅销售了7.8万辆,凯旋月度销量不过3位数,C2毕加索的月销只有百辆,仅有新爱丽舍还勉强支撑,照此下去,东风雪铁龙今年销售将再次出现负增长。

  本报记者近日走访了北京几家东风雪铁龙4S店,生意都相当的冷清。一位销售人员向记者诉苦:“在实行了新车上市、降价促销等利好措施后,今年消费者的到店率与去年同期比较依然下降了50%左右。”这与消费者对于法国品牌态度的转变有相当大的关系。

   一位姓杨的消费者告诉本报记者:“经过这些事件,我开始对法国产品很讨厌,虽然之前买了法国车,但是如果再换车,我坚决不买法国车。”其他几位消费者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他们认为,法国车没有德国车安全,又没有日本车省油,特点并不明显,本来就缺乏吸引力的车型,加上这些负面事件的影响,品牌力逐渐下降。

  在本报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联合举办的“汽车风云榜”投票评选中,以前经常出现在榜单上的新爱丽舍,近期也失去了踪影。

  销售积重难返

  一位曾经在东风雪铁龙工作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之所以东风雪铁龙在国内发展不顺,与法国人保守的观念和固执的性格不无关系。在东风雪铁龙内部,几个关键部门都被法方所控制,但他们对于中国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并不熟悉。

  业内人士认为,东风雪铁龙的车操控和设计都还不错,但是销售却不见起色,主要原因是由于营销缺乏特色,成本居高不下,另外销售终端的频繁降价,也对雪铁龙品牌有所损害。从目前的现状看,法系汽车想要在中国翻身的希望很渺茫,除非法国人拿出诚意来修复目前中法之间的裂痕,不仅政界如此,法国汽车界也应该为他们的固执买单。

  今年以来,东风雪铁龙推出了两厢运动车型世嘉,并开展“活力车手”营销。然而这一切的努力,收效却并不明显。3年前凯旋上市时由于没有天窗而遭到诟病,可世嘉上市后法方依然以安全为由,拒绝推出天窗版。法国人的傲慢与偏见使得法国品牌的形象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江河日下,雪铁龙想要转身,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记者 韩 佳

(编辑:梁蒙)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雪铁龙品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