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菲亚特中国办事处商务总监段建军突然离职(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3日 17:03  车世界·汽车产经报道

  2005年5月 景伯青再度出山,出任南京菲亚特商务副总经理职务,同时传出现任商务总经理叶良侠休假,后景伯青再次上任南京菲亚特商务总经理;

  2005年8月 南京菲亚特总经理苏同昌离职,外方总经理马思博到任;

  2006年10月 外方韩同安接替马思博出任南京菲亚特总经理;

  2007年3月 有在菲亚特驻华办事处工作背景的段建军,接替景伯青出任南京菲亚特商务总经理;

  2007年8月 南京跃进汽车制动系统公司总经理、南京菲亚特原制造部经理余久峰,接替韩同安,出任南京菲亚特新任总经理;

  2007年8月 南京菲亚特商务总经理段建军向公司提交辞呈并于9月离职,景伯青再次接任商务总经理。

  记者感言

  拿什么来治疗车企的“人事之痛”

  许艳清

  一位离开南京菲亚特的老员工说过这么一句话:“回首南京菲亚特的失败,最大的输家并不是双方股东,因为南京菲亚特的销量在各自集团的总销量中无足轻重。最大的输家是那些职业生涯与南京菲亚特密切相关的员工。”

  与此共鸣,一位资深的媒体人士在其博客里写过这么一句话:“频繁换人,耽误了多少人的职业青春。”这不能不说是中国车企的一种“人事之痛”。

  的确,在流水线上制造一辆汽车,可以用分钟来计,但是制造汽车的人才和理念,需要10年、20年的时间培养。而这些人才有的却由于频繁地流动,其才华得不到施展。有位业内的资深人士很早就做了这么一个精辟的比喻:这些被换来换去的人才有的就在流动中成了劈材,被时间一块块地烧掉。

  汽车企业高层的变动在近年并不鲜见,从整个产业开始井喷之后,高层变动得越发频繁。今年以来,短短半年间,包括北京奔驰、一汽-大众、奇瑞、广汽等在内的多家汽车企业发布了高层人事变动的消息。车企似乎把换将当成救赎的法宝,但这也带来所谓的“短视效应”。

  一位职业经理人说,如果“下课”时简单地让我交出职务没问题,但是权力可以交出去,能力能交出去吗?能力只能教,不能交。这样的结果很可能就是,继任者一代不如一代,企业也就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走向衰败。

  人们常说人才流动有利于人才发展,但是人才的成长环境不稳定,又如何适应人才发展呢?当然企业根据发展需要,适时调整人才布局本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频繁地换人,让在位者人人自危,不得不“身在曹营心在汉”,那企业又如何能发展,人才如何才能发挥作用?

  有人说,职业经理人的寿命平均是三年,但是在现在的汽车市场也就是一两年时间,销售不好,从事高层管理的职业经理人最容易背责任。

  事实上,频繁地换人给企业发展带来很多的危害,南京菲亚特就是一例。员工们在管理层的频繁更替中迷失了方向,对企业失去了信心,严重损害了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凝聚力没有了,还谈什么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而结果就是“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而有些频繁被替换的职业经理人在一次又一次的“下课”中,耽误了时间,错过了发光发热的最佳时间。

  北京奥运会,中国男子体操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他们的教练依然是上一届雅典奥运会败走麦城的那批教练,而正是他们率领体操男儿重新夺得了金牌,洗刷了“摔之队”的骂名。相反,中国男足在这四年中又换了多少个教练,对照中国的车企,是不是该从这里学习到一点什么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王禁)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