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渴盼政策层面支持
本刊记者 许艳清
8月20日下午3点50分左右,一辆前脸、两侧和尾部绘有“Beijing 2008”字样和奥运五环标志的纯电动客车满载运动员与教练员从鸟巢缓缓驶出,踏上这一天中的最后一段运营路程。“这车除了出站时起步慢些,开起来和普通车没什么两样。而且行驶更平稳、车内噪音更小,就是充电麻烦一些。”司机师傅一边开车一边说。
到终点之后,这辆车并没有像其他公交车那样进站场“休息”,而是停在路边,开始接受几位技术人员里里外外的详细检查。这样的“身体检查”只是惯例。之所以受到这样的精心呵护,很大一个原因是这辆纯电动大巴是新能源汽车奥运示范运行项目的车辆。
发展不需再质疑
“在我国的电动车中,纯电动车技术最为成熟。公交车线路固定,行驶半径有限,比较好管理,充电站也好建。基于这些因素,北京选择纯电动公交车作为主攻方向。”在解释北京选择纯电动客车的原因时,一名相关负责人这样阐述道。
“目前纯电动客车每走一公里需要用1度电,价格0.48元,行使100公里需要48元钱。而普通燃油客车的百公里耗油在20升以上,粗略估算所需油的价格在106元。”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林程用一个例子说明了纯电动客车的经济效益。
世界各国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路线存在着诸多分歧。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的内燃机汽车缺乏核心技术,但纯电动汽车中国与世界各国同步,都在一个起跑线上,而且中国有发展电动车的优势。
日产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卡洛斯•戈恩更是很早就看好中国的电动车市场:“我认为电动车在中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且我们也看到了中国政府走和谐发展之路的决心,我们肯定也会做好准备在中国推出这样的产品。”
“现在除了电池技术,其它我们都准备好了。”戈恩对外界说。
国外已取得部分成果
在北京车展期间,戈恩就曾说过,在发达国家,千人的汽车拥有量是600辆,而中国只有不到100辆。在这个巨大的市场里,他认为电动车市场拥有无限的潜力。
在日产的下一个五年规划中,第一次明确了纯电动汽车的量产日期:在2010年前第一款量产纯电动车型将登陆美国市场,进而将在2012年前向更广阔的区域市场推出零排放的纯电动汽车。日前,日产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东风日产也发布了未来5年的环保战略,提出了“绿色加速梦想”的环保口号。为了实现汽车“零排放”的终极目标,东风日产计划将于2012年导入电动车,如果需求量足够大,将考虑国产。
在恰当的市场,运用恰当的技术,推出恰当的产品,这是戈恩一贯的扩张方式。在中国引入电动车说明了戈恩和日产已经认定电动车适合中国,而戈恩也显然对说服别人认同他的判断很有信心,因为电动车需要广泛的配套充电设施,仅靠一家企业单打独斗是难有前途的。
8月,通用汽车也宣布,公司将与非盈利性机构——美国电力研究协会及30多家电力企业展开大规模合作,以加速推动插电式电动汽车的商业化进程。这是迄今为止汽车制造商与电力行业就电动汽车的商业化推广展开的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合作。
显然,在理念和运作模式上国外公司已经走在了前面,如果有跨国公司兼具日产的眼光和通用的运作模式,非常有可能在中国建立起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动车网络。
国内无惊人之举
“和国外企业相比,目前中国在电动汽车核心技术方面还缺乏竞争力,还没有任何惊人之举,要实现量产更不是易事。”业内人士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中国虽早在“十五”期间启动实施了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并确立了“三纵三横”(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三种整车技术为“三纵”,多能源动力总成系统、驱动电机、动力电池三种关键技术为“三横”)的研发布局,但从参与开发的企业情况看,冲刺产业化的“金牌”,实力有所欠缺,还有一些需要补足、加强的地方,而最关键的就是政策的支持。
比亚迪汽车新闻发言人王建钧表示:“我们在电动车研发上做了很多工作,汽车锂电池的技术水平也敢说不比世界先进水平差,但电动车要形成产业化,还需要标准化和政府对新能源汽车消费进行鼓励。”
参与国家“863”计划新能源汽车开发工作的王秉刚表示,和“九五”、“十五”期间相比,“十一五”期间新能源汽车的进展相对缓慢,想要进入到产业化的阶段,首先要解决由样品到产品、标准化、鼓励政策、相关产业配套等环环相扣的问题。目前的确存在“零部件企业看整车企业,整车企业看市场和政府,政府等企业好产品”的观望态度。他认为要打破这一怪圈,首先需要政府出台新能源汽车的鼓励政策。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