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电动汽车需要政府支持 发展前景乐观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6日 10:33  车世界·汽车产经报道

  专家声音

  电动汽车需要政府支持 发展前景乐观

  著名新能源汽车开发专家、现任科技部部长万钢:

  电动汽车的发展,一事关国家能源安全,二事关减轻大气污染,维护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所以电动汽车首先是由国家考虑的问题,不是主要由企业考虑的。过去有的地方或有的部门虽然给予电动汽车一定支持,但缺乏有力度的政策出台。当前,应尽快免除电动车的购置费和车船使用税,养路费也要尽可能减免。很多国家对电动车有明确的鼓励政策,我国应借鉴国外经验,出台相似的鼓励性政策。

  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欧阳明高:

  微型纯电动轿车将是未来主力新能源车型,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微型纯电动轿车不仅适合我国国情,而且对于汽车业未来发展方向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由于我国电动车研究领先于国际水平,因此最有可能率先实现电动车大规模产业化应用。未来3年内,电动车最关键的电池技术有望产业化,在3~5年的产品导入期后,电动车有望实现大规模量产。如果一切顺利,到2015年左右,我国将迎来第一个新能源产业高峰期。

  中国电动车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学文:

  我国电动汽车的技术水平相对来说与世界先进技术相差不大,尤其是在纯电动车方面发展更为迅速。纯电动客车动力系统已经实现国产化,我国研发的搭载锰酸锂动力蓄电池的纯电动轿车,不仅完成了国家标准规定的所有试验,还进行了动力电池的各项滥用试验,并在2006年完成了国际首例整车正面碰撞试验,证实了高性能纯电动汽车产品的安全性。国务院改革与发展中心已经开始到全国各个电动汽车生产企业调研,抓紧制定行业生产标准,估计行业政策最快年内就能出台。

  相关链接

  电动汽车的世界发展史

  电动汽车在国外起步较早,目前在很多国家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借鉴发达国家的已有经验,各国政府为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主要采取经济扶持、政策激励和法规强制的手段。

  美国:美国电动汽车的研究和开发,得到了来自政府的资金和科研力量的支持。

  早在1976年7月,美国国会就通过《电动汽车和复合汽车的研究开发和样车试用法令》,以立法、政府资助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加速发展电动汽车。1990年又通过了清洁空气法修正案,严格限制新车尾气排放量,进一步促进了电动车的发展。

  同时政府还出台了相应的激励政策。如购买电动汽车的顾客,可以获得区、州和联邦的相应退款优惠。2001年8月2日,美国议院代表又批准了2001年美国未来能源保证法案。该项计划为鼓励发展和使用电动汽车技术提供了税收优惠和资金支持。

  美国的电动汽车发展以三大汽车公司为主导,利用大汽车公司的雄厚技术力量和先进制造条件,开发出不同特点的电动汽车。

  日本:日本是最早开始发展电动汽车的国家之一。由于地理和资源的限制,日本政府特别重视电动汽车的研究和开发。

  1996年,日本通产省制定的电动汽车购买鼓励政策规定,电动汽车的购买者和租赁企业将获得相当于电动汽车与普通燃油汽车价格之差50%的补贴。自1998年开始,由日本环境厅提供给地方政府和私人企业的另一项电动汽车购买津贴的补贴额,分别达到了车辆成本的50%和25%。此外,在日本凡购买电动汽车的用户可减免汽车购置税、固定资产税、特别土地保护税等。从2001~2005年,日本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绿色税收政策,2005年10月形成的环境税最终方案也刺激了市场对电动汽车的需求

  法国:法国目前已有10余个城市运行电动汽车,且具有比较完善的充电站等服务设施。

  法国政府、法国电力公司、雪铁龙汽车公司和雷诺汽车公司签署协议,共同开发和推广电动汽车。同时政府还采取了“企业购买电动汽车的第一年可以免税”的政策。电动汽车生产厂家每生产一辆电动汽车,法国电力公司将提供1万法郎的补助,以扩大电力的使用范围。目前,法国电动汽车的普及程度和保有量都位居世界前列。

  英国:英国是当今世界拥有较先进的电动汽车生产技术和电动汽车使用最广泛的国家,该国使用电动汽车的历史已有50年之久。

  英国政府投资2000多万英镑用于支持电动汽车的开发,实行多项电动汽车使用优惠政策,例如免收牌照税、养路费,夜间充电只收50%的电费等。

  英国政府提出的“伦敦电气化计划”,投资2000多万英镑支持开发电动汽车,提供500多万美元作为电池科研补助金,出资1000万英镑支持BEDFORD电动车的开发。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