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摩托车出身,自比日本本田和铃木,尹明善赌上全部身家,只为一辆汽车。他成功的把握在哪里
本刊记者 葛帮宁
或许尹明善可以暂时松下一口气了。2008年7月中旬,美国国际集团(AIG)出资9000万美元收购他所创造的重庆力帆汽车公司13.5%股份的交易已获中国商务部批准。两个月前,这家以摩托车起家的企业掌门人尹明善对外放话“欢迎任何形式的合作”显然是对此已经埋下了伏笔。
当时,就有分析人士占卜:力帆汽车遭遇资金难题,未来发展凶多吉少,而在此前后,“力帆汽车生死年”之类的字眼就不断见诸报端,“谁会成为力帆集团新股东”也一度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如今谜底揭开。《汽车商业评论》认为,尹明善等于成功为自己炒作一把,对于一家资金一直捉襟见肘的汽车公司来说,也算是一件好事。
外界无从探究一家并不被业界看好的“边缘汽车企业”是如何获得在全球500强中名列第23位的保险和金融服务领导者AIG的橄榄枝的。事实上,AIG入股力帆集团,去年12月29日双方就已经签署了《股份认购协议》。怀揣这份协议,几天后尹明善在重庆迎接他70岁生日时心情显得格外轻松,或许,这是力帆正式进入轿车行业的31个月后,他第一次真正有了一丝愉快的感觉。
2007年,他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到2011年,也就是在力帆20岁生日时,要让力帆集团的销售额达到250亿元,其中,轿车销量至少为30万辆。现在,这场突如其来的转折,会让尹明善走到他心中的目的地吗?
实际算算,9000万美元对于汽车产业来说,并非是个大数目。力帆汽车想要度过难关,显然还需要更大的资金,否则就难以支撑起一个健康的体系。这个体系包括研发、设计、营销、管理、服务等诸多方面。对于力帆汽车来说,即使和国内其他自主品牌相比,这些方面还相当孱弱。
力帆汽车因何而生存?
尹明善的勇气来自于日本的本田和铃木,力帆以他们为榜样,才有志加入轿车行列,“我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勇气确实可嘉,但是决策未必正确。确实,力帆的摩托在世界许多地方都存在,但是平心而论,低端产品而已。反观本田和铃木,或许比不上宝马产品,但是技术水平有目共睹,力帆有这样的技术吗?
去过力帆汽车的人都知道,它有一个400多人的汽车研究院,而且这个研究院在2000年被确认为国家级技术中心。领导这个研究院的是先前供职于重庆望江厂,后任力帆集团摩托车技术中心主任的陈明珠。
起初,陈明珠的搭档是海归王德伦博士,王曾担任过克莱斯勒高级技术主管,在车身方面很有造诣,被美国政府授予“两毫米工程”专家称号。力帆一度也曾大力宣扬过王的科技水平。谁料2007年,王离开力帆汽车转投吉利汽车。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力帆汽车仍然依靠一款长4.3米、排量为1.6L的A级车打天下。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