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发布“13计划”中期事业计划后,不少人觉得与它的“23计划”比较,目标偏于保守,特别是没有提出明确的利润增长目标,很不过瘾,其实,“成为一家受公众信赖的企业”,是一个相当高的目标,对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是一场—— 艰难而巨大的挑战
本报记者 程远
不轻松的“13计划”
被业界称为“最大的汽车合资企业”的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确切地说还只是国内“投资”最大的汽车合资企业。2007年,属下商用车总销量与北汽福田有6万多辆的显著差距,最具代表性的重型卡车销量,则屈居中国重汽之下;而乘用车市场销量排名第九,尚未进入“第一军团”行列。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167亿元人民币,为中国目前唯一同时拥有乘用车和商用车全系产品线的合资公司。成立5年,公司总销量实现翻番,达到61万辆,圆满完成了第一个中期事业计划的各项目标。
如何成为真正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百万辆级规模的综合汽车制造商”,是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也是新任总裁中村公泰面临的严重挑战。日前发布的名为“13计划”的中期事业计划,是向这一目标推进的重要举措。该计划可以简单概括为:“强势增长,优化运营,做受信赖的公司”,汽车销售量达到100万辆,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实现商用车国内第一、乘用车进入第一阵营,轻型商用车市场份额占第二位。
对照上一个“23计划”的增幅,不少人认为“13计划”偏于保守,特别是没有明确提出利润增长指标,更觉得不够过瘾。但在记者看来,要全面实现“13计划”,未必比完成“23计划”目标轻松愉快。
困难首先来自中国汽车市场的深刻变化。2002年,东风有限成立前夕,中国刚刚加入世贸组织,汽车总销量为325万辆。到2007年,短短5年时间,汽车产销量就上升到888万辆,增加了1.7倍还多。“量变到质变”,销量的迅猛增加,使环境问题、道路问题,能源问题,一下子变得异常尖锐与突出,所有制约汽车发展的深层矛盾一齐浮到表面。随之而来的是安全、排放、燃油标准的空前提高,过去那种爆发性增长,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将不容再现,中国汽车企业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与之相反,中国汽车市场竞争却变得无比惨烈。5年前中国基本是汽车的卖方市场,但凡有新车推出,几乎都是供不应求,如果贴上“与世界同步”的标签,加价销售也不足为奇。而今,价格战已使轿车价格总体缩水40%左右,商用车卖得比猪肉还便宜,新车推出频率越来越快。有人统计,前年年底特律车展上参展汽车品牌是58个,而北京车展参展的汽车品牌竟有82个。中国汽车市场已被公认是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市场。此外,原材料价格上涨已经变成结构性上涨,东风有限副总经理童东城称之“相当于地震的损失”,东风有限总经理中村公泰感到是“最头疼的问题”,“对整个汽车行业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在这样的市场上还能期盼比过去有更大的增幅?
但中村公泰还是表示“要同时做两方面工作,克服原材料涨价,进一步对环保做贡献”,认为东风有限能够做到“让两个轮子同时滚动”,所有方面都要在竞争中胜出,实现最终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