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抗震救灾看江淮汽车的社会责任运作机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5日 11:32  新浪汽车

  新浪汽车讯 汶川八级大地震,四川灾区人民的安危牵动着每一颗中国心。在这场空前的灾难面前,社会各界纷纷捐款捐物。据民政部消息,截至6月3日,全国共接收社会各界捐赠款物415亿元。企业公民们表现优异,尤其是我们的本土企业,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贡献。在灾难面前,高尚的民族情结被拉紧,千年的道德文明再次升华。

  特别要提到的是,本土汽车企业们表现出来的责任感让我们深为自豪,他们面对着日益严峻的各种压力,却依然在灾难到来时体现出众志成城、坚定信心与灾区共度难关的信念。他们的表现,给了我们很多启迪。

  首先,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偶然性和不可控等特点,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CSR)应急机制,一旦出现灾难企业可以立即启动。

江淮汽车赶赴救灾现场
江淮汽车在救灾现场

  以本土汽车企业江淮汽车为例,5月12日晚,在灾难发生后几小时,就在大多数人还沉浸在突发其来的恐慌中时,江淮汽车成都经销店绵阳分公司在整个绵阳已与外界失去联系的情况下,迅速联系当地政府,主动请战救灾。5月13日上午,由该经销店提供的首批10辆江淮“亲情赈灾车”就开始了救灾征程:瑞风商务车接受政府救灾办调遣,负责转运救援部队进入受灾最严重的地区;瑞鹰SUV则作为绵阳地区抗震救灾指挥车调度救灾进程。这10辆车奔波于各救灾中心及灾区,串起一道希望的生命线。

10辆车奔波于各救灾中心及灾区
10辆车奔波于各救灾中心及灾区

  江淮汽车集团则在地震发生当天即根据应急机制组织部署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参与救援,次日整个江淮汽车都已经行动起来。在向灾区支援200辆车用于救灾后,又根据前方救灾的实际需求,做出再次捐赠价值200万元车辆的决定,随后,江淮汽车有又供了300万元的现金捐助,而且直到目前,江淮人依然在四川灾区参与灾后重建的工作。企业在紧锣密鼓的积极准备,江淮汽车企业内部的员工也开始组织自发捐款行动。此后的日子,江淮汽车启动灾情监视机制,在自身人手匮乏的情况下发动爱心车主组织起数批“自愿救灾车队”,承担支援心连心专家、运送新华社记者采访、空降师的搜救等工作。此外,在此次赈灾中,江淮创造了多个第一:

  1、第一支在第一时间就地投入车辆进行救灾行动的企业。

  2、第一支在第一时间成立救灾一线行动组织的企业。

  3、第一批在第一时间对外宣布大规模参与救灾的企业。

  4、第一支组建全国车主志愿者团队共同救灾的企业。

  5、第一支在第一时间与解放军进入重灾区抢救生命的车队。

  ……

  这些第一,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本土企业赴国难、尽己责的决心,更让人欣慰的是,他们的社会责任应急机制已经初具雏形。而与之成鲜明对照的是,国内大部分合资汽车企业面对地震灾害,无论是捐款捐车数量还是反应速度,都明显比本土汽车企业迟缓。对此,他们的解释无非两种,一是对地震灾难的后果估计不足,二是捐款捐车数额要经董事会批准同意。话虽如此,却反应出这些合资企业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运作机制。

  其次,捐钱捐物只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最基本表现形式,身体力行更加重要,简而言之:出钱不难,出力不易。

  现在,许多企业都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要履行社会责任,多捐点钱给公益事业就行了,这种看法是非常有害的。具体到实践中,某些企业一遇到自然灾害或者教育、环保、慈善募捐等行动,捐钱倒是很积极,但捐完钱之后,就什么事情也不愿意做了,这对企业社会责任(CSR)的片面理解。

  企业为什么要履行社会责任?一方面是因为企业是社会的公民,应当承担一定的义务,并给其他企业和团体进行示范,另一方面是因为企业掌握许多社会资源,它可以完成其他个人或团体无法完成的任务。所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最佳手段,就是直接参与到社会公益与减灾救灾事业中去。

  这次地震灾害发生之后,社会各界纷纷慷慨解囊,奉献爱心,这一幕幕场景令人感动。而在网络上,关于企业捐款捐物数量的排行榜也成为网友最为关注的焦点,那些捐钱捐物较少的企业因此而受到较大的舆论压力。在这种媒体氛围下,人们更多地关注企业捐钱捐物的数量,而忽视了企业究竟如何才能履行在抗震救灾工作中的作用这个最根本性的问题,也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在地震灾害发生之时,灾区人民最需要的可能不仅仅是钱,而是有人帮助他们走出灾难。

  在这一问题上,江淮汽车再一次表现出了真心实意履行社会责任的诚意。他们在捐出大量车辆后,并没有袖手旁观,而是想方设法深入灾区,让救灾机制和救灾设备发挥出最大的能量。据了解,截至5月28日,江淮汽车在四川救灾行动中,已经动用车辆200余辆,出动车次超过1500台次,行驶里程达到20万公里;运送药品补给600多吨,载运各类人员3500人之多,抵达一线目的地133个;一线小组人员三批28人,全国专卖店调集驻点驾驶员98人,瑞风瑞鹰志愿者125人,专业车手22人。包括捐赠车辆、员工捐款、一线救援行动投入的总和已经超出1000多万元。这些数字仍在增长变化,如同一支还没有谱写完成的战曲,高亢的结尾还在持续地酝酿。

  这一组组数据背后,是企业社会责任机制迸发出的惊人能量。借助渠道优势,每到人手和车辆不足时,都有重庆、云南、浙江、山西、北京、青岛、绍兴、内蒙古、济南、烟台、蚌埠、河南、合肥等地出发的江淮车队到达灾区,这些尽全国之力调集的车辆中,最远行程达到2900公里,连续昼夜行驶32小时。

  这里有一个小插曲:江淮汽车首批提供的200余辆救灾用车一时很难匹配相应数量的驾驶员,急中生智之下他们通过成都怡安经销店在当地电视台的赈灾报道直播节目中公布了招募义务驾驶员的信息。广大市民得知后踊跃报名,短短的几小时内便集齐了驾驶员数额。更有很多车主开着自己的家用车要求与车队一起奔赴救灾现场。抗震救灾调集起的不仅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更是所有人的无私爱心。

  第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要杜绝“做秀”心态,多做少说。最根本的,企业必须怀有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的感恩心态,才能真正成为崇高的企业公民。

  所有善举都值得尊重,每一颗无私的心都是无价的。社会公益历来是双向的:企业通过价值链来为社会带来更多益处,社会则在给予企业回报的同时改变着企业的发展进程。企业公民在让我们感动的同时,却也传来不和谐的音符。不可否认,再大的企业短时间调动几百上千万的现金流用于社会公益也是很困难的,更何况是面对重重压力的在中国市场拼杀的车企。但是,这是否就意味着花这么多钱就一定要让所有人知道,唯恐自己被掩埋在社会捐助的浪潮中?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企业热心社会公益对品牌塑造和形象提升带来的价值固然难以估量,但前提是企业作为社会公民的一份子必须尽到自己的职责。

  借用一位著名评论员所说的:从这次地震来看,企业行为和群众行为相比,除了捐款数额外并无太大差别,他们只是产生了一个具有基本社会责任的企业公民在重大灾难面前应有的反应。这种反应和普通人面对震区新闻时候的反应一样: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这种满足良心基本需求的行动,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起点,成熟的企业会在多次行动后,逐渐形成企业自己的社会责任观,他们会去资助社会公益活动,会去保护环境,会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和事。

  灾难面前人人平等,灾难面前人人团结,灾难面前人人都要有社会责任感。我们应当将这种社会责任感提升到对社会、国家和人民的感恩层面上来,而不是停留在被感动和良心不安的激发之中。对于个人如此,对于企业依然如此。波特说:“企业越大,承担的社会责任就越大。”而并不是企业越大,就应嗓门越大、在捐赠排行榜上排名越高。企业社会责任,一如江淮汽车数百人数百辆车这20多天来所作的一切:大爱无言。多做一些事,少作一些秀,灾难使社会进步,同样使企业进步,尽管这种进步比较残忍,而我们应当把握好每次学习的机会,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的机制。

  灾难是短暂的,责任和爱心是永恒的。灾难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整个国家涌动爱的潮流。作为企业公民,包括江淮汽车在内的中国车企做出的一切,都印证了民族企业“赴国急难”的传统精神。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感染更多的企业和个人投入抗震救灾,投入每一次扶危济世的号角响起。

(编辑:王禁)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江淮汽车品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