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 蔚
中国车大量出口俄罗斯,这必然令有着大国情结的俄罗斯人不快。这个横跨欧亚大陆、有着辉煌历史和丰富资源的国家,曾经是中国的榜样和老师。虽然老百姓喜欢实惠的中国车,但面子上有些下不来的俄领导人,难免想要减缓中国车进入俄罗斯的速度。
这么广阔的市场,富有进取心的中国商用车企业当然不能放过。怎么才能既把更多的中国商用车销售到俄,又不用面临俄政府的抵制呢?
以夷制夷
看看中国满大街跑的大众、通用和丰田车,中国汽车企业就应该明白,要把车销售到俄去的最好办法——在俄建立合资汽车企业。
首先,先看看为什么合资企业可以在中国有这么强的生命力,反过来就可以理解,中国的商用车企业为什么要到俄设立合资企业。
入世前,中国对进口汽车一直征收高关税,但合资企业生产的车却受到了保护。
为什么?因为合资企业能够提供税收和工作岗位,能够拉动GDP 增长。而且,合资企业的中方往往都有很深的政府背景。这就决定了合资企业可以享受到本土企业的待遇,甚至很多合资企业是超越了本土企业的待遇。
中国汽车企业要想在俄获得好的待遇,也必须要“傍大款”——找有政府背景的企业合作。这其实不难,因为俄很多大企业都是有背景的。
共赢才能赢。中国汽车要想在俄站住脚,就必须考虑俄罗斯的利益。只有当地政府和老百姓都获得实惠,中国汽车才能长远立足。
出口汽车,显然不是一个共赢的方案,这也就注定了不是一个可以长期依赖的方案。而合资合作,则可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因地制宜
俄罗斯的劳动力成本显然不如中国低。但根据国际贸易的“资源要素禀赋说”,中国在俄的企业可以大力发挥俄罗斯其他资源要素的优势。比如,便宜的能源和原材料。中国的厂商在国内把零部件都造好了再运到俄组装,其整车成本必然比国内贵。但如果很多零部件能在俄制造的话,就可以利用俄罗斯的重工业实力和便宜的能源及原材料,造价也许比国内生产还低。
这样看来,根据国际分工的原理,中国到俄罗斯成立合资企业,也必须在俄制造一些零部件,而不是单纯组装。那么,中国的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共同到俄投资建厂,就变成一件很有必要、而且是有利可图的事情。
宜早不宜晚
在俄罗斯建厂存在较大的政策风险。这正是很多中国商用车企业为什么不愿意采取在俄生产的方式,而愿意采用整车出口的方式。现在,俄政府还是比较反对在俄组装中国汽车。但是,中国汽车企业仍然可以通过合资在俄建立组装企业。其前提条件是一定要取得当地政府的支持,并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
实际上,俄政府是鼓励外国汽车企业到俄罗斯投资的。俄政府2005 年就出台了鼓励外国汽车企业投资的规定。自此以后,通用、丰田、铃木、雷诺、雪铁龙、日产、戴姆勒等纷纷落户俄罗斯。
对中国汽车企业而言,如果现在还不考虑合资并着手准备,那么等到跨国企业都纷纷找到“亲家”,合资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少。
跟中国当年的汽车市场一样,像大众一样先知先觉来华投资生产的企业,赚了个盆满钵满。那些只想通过出口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汽车企业,则面临着销量逐年萎缩的命运。
中国商用车企业应该通过跟俄政府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广泛接触,让俄政府明白,中国汽车到俄罗斯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且可以带给俄罗斯技术、税收、就业和GDP。
为了市场,总要付出点什么吧?
以前中国以“市场换技术”,现在也该拿“技术换市场”了。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