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奇瑞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专访奇瑞董事长尹同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8日 13:23  新浪汽车

  “奇瑞不知不觉就做到了100万辆的规模”,2007年8月22日,奇瑞第100万辆汽车下线仪式上,尹同耀用其特有的调侃风格为奇瑞极不寻常的十年作了一个总结。当外界对这一足以载入中国汽车发展史册的成就而惊讶和赞叹的时候,也只有奇瑞自己才能表现得如此举重若轻。

  93个月,100万辆车,奇瑞“奇军突起”的背后究竟体现了怎样的经济规律?从其成功的经验中,又能总结出哪些可供其他企业借鉴的方法?站在一个历史里程碑处,这是奇瑞留给人们所有疑问中的两大核心问题。就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奇瑞汽车董事长、总经理尹同耀先生。

  奇瑞一开始就是世界的

  说起奇瑞“奇军突起”的原因,人们第一个想到的词就是“自主创新”,但实际上中国汽车工业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自主创新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当时奇瑞还尚未成立;而目前同样致力于自主创新的汽车企业还有很多,但为什么只有奇瑞成功超越了百万辆的大关?

  “奇瑞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在尹同耀看来,汹涌而来的全球化浪潮以及中国坚定走向世界的时代背景,为奇瑞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由于全球化的推进,意大利的造型设计、奥地利的发动机技术、英国的底盘调校、美国的内饰配置等等,都能以很低的成本为我所用,汽车制造业的门槛大大降低;同时,随着国际分工的更加深化、细化,全球制造生产能力向中国转移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这为发展中国自己的汽车品牌提供了可能;而从市场容量来说,中国市场只占全球市场的7.5%左右,国外还有92.5%的市场,打开国门实际上也为中国汽车品牌开拓了极其广阔的成长空间。

  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机遇、精准定位,坚定地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这种高瞻远瞩的“世界观”,成为奇瑞明显区别于其他汽车企业的DNA。

  正是在这一“世界观”的指引下,奇瑞从德国请来了OPPERMANN,从日本“挖”来了寺田真二,成为第一个大规模引进外籍人才的中国汽车企业。

  正是在这一“世界观”的指引下,奇瑞在伊朗、印尼、乌克兰等地建立多处组装工厂,成为第一个大规模在海外建厂的中国汽车企业。

  正是在这一“世界观”的指引下,奇瑞在俄罗斯成立了子公司,成为第一个在海外成立全资子公司的中国汽车企业,截至目前为止,奇瑞已经在世界上6个国家成立了7个合资公司。

  也正是在这一“世界观”的指引下,在奇瑞百万辆下线仪式上,尹同耀明确指出:“‘通过自主创新打造自主品牌,形成比较完整的研发体系和较强的制造能力,扩大国内市场份额’的奇瑞发展的第一阶段目标已经顺利实现。从今天开始,以第100万辆汽车下线为里程碑,奇瑞将跨入发展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奇瑞将以‘继续坚持开放创新,打造自主国际名牌’为主题,着眼全球,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创新合作模式,提升全球竞争力。”

  显然,奇瑞第一个明确了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未来所在:全世界。

  创新有“法”可依

  在尹同耀看来,由于奇瑞崛起于中国汽车业“市场换技术”这一背景,所以奇瑞身上背负的“自主”色彩非常浓厚,相反本应作为关键词的“创新”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而在国际化的新阶段,国外消费者对奇瑞不可能有什么“民族感情”,要想成功,必须依靠实打实、硬碰硬的“创新”。

  连续多年保持中国轿车出口第一的荣耀说明,奇瑞创新的方法非常成功。在此,尹同耀为我们首次公开了几条奇瑞国际化过程中特有的“方法论”。

  ——撬开国外市场的方法。利用中国汽车独有的性价比优势,确实也是迅速敲开市场的一种方法,但是在整体实力上,中国企业与通用丰田等巨头还存在很大差距,打价格战并非明智之举,因此奇瑞将“贴近当地需求,创造蓝海市场”作为首选方法,比如,针对中东市场天气热、沙漠多的特点,对发动机和进气系统进行改良,推出可以耐高温、防沙尘的汽车;针对俄罗斯、乌克兰冰雪天气较多的特点,开发出能应对超低温、冰面道路等恶劣环境的汽车,针对东南亚等国特殊的交通规则,推出右舵车。正是这种贴近需求的创新,奇瑞汽车在某些国家甚至可以和奔驰并肩销售。

  ——保证话语权的方法。中方丧失话语权,成为许多跨国合作、合资项目最大的诟病。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奇瑞的方法是,从谈判的一开始,就提出奇瑞品牌的独占性,将奇瑞产品和技术同样作为资产,在合作和合资中充分体现出来。以奇瑞与克莱斯勒的合作为例,产品和技术是奇瑞的,而克莱斯勒没有;品牌主权克莱斯勒有,但奇瑞也有;在海外市场开拓方面,也是奇瑞和克莱斯勒全面合作,利润共享;而在股权方面,则只有奇瑞有而克莱斯勒没有。再如奇瑞与菲亚特的合资,在产品和技术方面是双方共同投入,品牌方面也是菲亚特与奇瑞并存,在海外市场方面则是奇瑞和菲亚特一起做,在股权方面也是双方对等。至于奇瑞与美国量子汽车的合资合作,那奇瑞就更有“话语权”,因为产品、技术和品牌都是奇瑞的,量子汽车只负责海外市场开拓和投资入股。这也充分体现了尹同耀所提到的“在资本结构上可以多元化,在品牌主权上只有独占性”的基本原则。

  ——培养人才的方法。中国企业国际化最令人头疼的就是人才问题,除了从其他企业“挖”人才、从各大院校“招”人才以外,奇瑞还创造性地总结出一套在自身内部“带”人才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跟着学,挑毛病;干中学,要创新;自己做,要超越”;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在实践过程中敢于“用”人才,只要提供舞台,就可以蹦出很多“孙悟空”。

  一定意义而言,正是这种大处着眼的“世界观”,以及尊重科学的“方法论”,使奇瑞成为第一个跨越百万辆大关的自主汽车企业。在我们为自主品牌取得这样的骄人业绩而欢呼雀跃时,应当注意到,我们收获的其实不仅是一个正昂首迈向世界的奇瑞,更重要的是中国汽车工业一份自信、成熟和雄心。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奇瑞品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