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荣威成2010世博会指定用车是中国汽车业的骄傲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9日 09:50  信息时报

  3月27日,上汽集团与通用汽车联合向上海世博局交付88部赞助车辆,这标志着作为2010上海世博会首个中外联合全球合作伙伴,上汽集团、通用汽车与上海世博局之间的合作计划正式启动。

  其中,上汽荣威作为中国汽车业的代表,被确定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指定用车。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创新传塑经典”的上汽荣威,一方面采用大量欧洲车高档技术,让中国人享受真正的英伦好车;另一方面作为中国首个国际化自主品牌,在关键技术、整车的舒适度等方面,做了大量改进,相信世博会期间,荣威在全世界的聚光灯下完美表现。

  本次交接88辆世博会赞助车

  来自上汽集团的消息称,本次交接的第一批世博赞助用车共计88辆,涉及车型包括别克君越、别克GL8商务旅行车、雪佛兰景程、荣威、伊斯坦纳等。

  其中,根据赞助协议规定,通用汽车的雪佛兰新景程轿车和上汽自主品牌荣威轿车被确定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指定用车。

  根据协议,上汽集团和通用汽车将合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供汽车相关方面的产品和服务,包括车辆租赁、维护等服务项目。上汽集团和通用汽车在签字仪式上郑重承诺,通过整合上汽集团的本土优势和通用汽车的全球资源,为消费者提供技术最先进、类别最丰富、品质最出色的汽车产品和最优质的服务,全力配合2010年上海世博会共同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荣威成2010世博会指定用车是中国汽车业的骄傲

  不久前上市,被受到业内人士和市场好评的荣威750,就是上汽整合全球优势资源,取对自身最有利的部分,并在全球先进水准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中高级轿车。

  荣威不仅是国内首部量产的英伦名车,更因为其一开始就直接切入中高级轿车市场,获得极大的认可,从而作为中国汽车业的代表,并在众多备选车型中脱颖而出,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指定用车。

  荣威这个品牌身上,集中体现了其作为中国汽车业骄傲的三个方面:

  一是追求技术领先。技术是汽车的生命,也是荣威的追求。作为中国汽车业的骄傲,荣威始终追求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

  在最核心的发动机技术上,荣威750采用的航空级全铝缸体24气阀V6发动机,是统计车中最先进的。EVIC-iii三段式可变进气管比国内领先的二段式更加优化了发动机进气系统,加上西门子EMS发动机管理系统,赛车标准的大面积发动机冷却系统,使得该发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达到184匹马里(135Kw),最高时速可达220公里/小时,0-100米加速时间仅需10.2秒,以其质量偏重来看,这样的加速成绩已经是同级车的佼佼者。

  二是不断创新和改进。“创新传塑经典”,这是荣威的品牌宣言。创新和改进,这是所有广受欢迎、经久不衰汽车品牌的共同特点。

  上汽荣威采用SIEMENS全新一代EMS发动机管理系统,但重新匹配了电控系统,使得最大功率和扭距分别为135kw和240Nm,在3月中旬的杭州-千岛湖试驾中,媒体记者们对荣威的评价是,“高速表现超出想象”。

  不仅在技术上做创新传承和改进,外观设计上荣威也绝不“墨守成规”,保留英伦经典同时,荣威对汽车尾部则动“大手术”,以显得更丰满和气派。

  中国消费者普遍认为罗孚75的内饰虽经典,但过于陈旧,像“上一代”的产品。所以荣威750不惜工本,于是门板、仪表板、座椅、顶饰,甚至色彩,全都按照既经典又现代的标准,做了较多调整。从市场反响来看,内饰的调整很受认可,可以说是经典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相比之下,国内有些汽车品牌则墨守成规,或者声称自己是原汁原味一点都没有改变的国外车型。实际上,中国的道路状况和审美趣味,都和国外不同,而且还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只有“创新传塑”才能适应这个变化和发展,才能真正让消费者得到享受,而“墨守成规”不仅发展滞后,还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三是以人为本,汽车是为了生活更美好。不必说荣威行政级别的后座,可以让人很舒适的躺着;不必说荣威的ESC六位一体安全系统,这些C级车的安全配置,给驾乘者更多保障,只要说荣威的天窗玻璃,就因为它比同级别轿车厚1毫米,便能保证在下雨天气时亦有良好静音效果,给人们带来“绅士”般的宁静享受。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宣言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荣威以人为本的观念,正符合上海世博会的主旨,也是我们对未来汽车,以及未来美好世界的追求。

(编辑:李重)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荣威品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