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来自消费者的声音:2007年车市关键词猜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3日 14:32  深圳特区报

  车市话语权应该给予理性的消费诉求足够的权限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去年我国汽车产销双超700万辆,同比增长均在25%以上,其中乘用车产销就高达500万辆以上,同比增长超过30%,明显高出行业平均水平。基于这一发展态势,大部分乘用车厂家都对今年抱有很大的期望,提出了更高的销售目标。不过车市潮涌变幻难测,不识水性者将不可避免会偏离航道直至触礁。

  从去年的情况看,车市已出现了不少新动向,得到车市的热切关注。最值得注意的是,与往年不同,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来自消费者的声音。这些热点势如春笋,它们真实地反映了消费者最直接的诉求。它们的出现是国内车市更为理性的表现,明显地表达出消费者从被动地选择汽车产品到主动表示自己的意愿,意义巨大,容不得业界半点忽视。

  实际上,不少具有前瞻性的汽车厂商也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些变化,抓住机会开始调整自身的策略,以应对面临的新情况。这不仅是消费者之福,更是业界之福。

  关键词:两厢车

  原因:时尚、实用、环保、节约等因素引领了新的消费观念。

  相关数字显示,2001年我国上市销售的两厢车仅有9款车型,销量在10万辆左右;2004年我国上市销售的两厢车已拥有21个品种,销量超过40万辆;2005年我国市场上的两厢车已有近30款,销量超过70万辆;到了去年,国内两厢车的销量已超过70万辆。

  两厢车走俏既是国内车市与国际接轨的表现,更是国内消费观念一种新变革。在一项调查中,德国两厢车的市场份额占到70%;法国占80%;意大利占85%。与国内两厢车的消费情况相比,差距已出现了逐渐减少的态势,市场消费也逐渐成熟。在国内的两厢车消费群体中,80后消费者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以往三厢车、大排量的消费观念在年轻一族的消费观念中被渐渐淡化,而时尚、实用、灵活、环保等,也越来越大地影响了这些即将成为主流消费人群购车时的考虑要素。

  一位国际知名的汽车设计师说:“如果每辆车都能缩短100mm,一个城市将增加1/3的停车位。”或许这种思维方式才是汽车消费的发展方向之一。如今,不少厂家已做好了在今年推两厢车的打算。新宝来HS、两厢伊兰特、两厢F3、两厢天语等,都可能在今年上市。

  关键词:混合动力

  原因:新技术应用让消费者从能源短缺上看到了新曙光。

  从2005到现在,油价的涨跌明显让消费者对汽车的使用有了新的考虑。

  能源短缺不只是汽车行业的问题,但总体上汽车行业对它的依赖程度之高已经很难评价。寻找能源的替代品势在必行,一混合动力出现虽然只是星火,但大有燎原之势。

  其一,国外从低混到高混的动力供应系统已经提供了很多成熟的可借鉴的经验,包括技术和市场营销等,这种模式在我国具有很大程度的可拷贝性。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从普瑞斯以及相关的车型调查上看,混合动力已越来越多地被消费者所接受。对消费者而言,只要车型售价适中还是非常值得考虑的。

  其二,记者发现很大一部分消费者会通过混合动力车来评价厂商的技术水平和发展战略的前瞻性。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对品牌的认可度甚至汽车的使用价值以及二手车残值等涉及自身利益等因素,都可能成为考虑购车的决定因素之一。

  一汽丰田已推出了普瑞斯,上海通用也已计划在2008年推出土星车型等,而广州本田等也表明如果市场需要,将继续引进混合动力车型。自主品牌更是在这方面频频亮相,向消费者传达他们对这一技术的实力。

  关键词:“三包”政策

  原因:相对厂商而言,消费者的个人利益处于弱势,对三包政策的呼唤,折射了消费者维权行为的态度。

  汽车终于要被纳入“包修、包换、包退”的规定范围内了。与其说是汽车领域一项政策的即将出台,不如说是消费者对自身维权行为的真正觉醒。

  有资料显示,近年来消费者对汽车质量的投诉呈现递增趋势,且越来越多由汽车质量问题引发的纠纷案悬而未决。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昂的鉴定费用以及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付出让消费者对汽车维权望而却步。

  然而,去年奥克斯一案消费者胜诉,极大地鼓舞了维权行动者的信心,同时也在汽车厂商头上悬了一把警戒之剑,其积极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汽车“三包”政策所涉及的面太广,所涵盖的内容、对象、处理方式等都需要参考来自不同层面的声音,需要非常谨慎地进行界定。此外,其合理性、可操作性等也需要得到各方面的论证。正因为来自多方面的意见不统一,汽车“三包”政策迟迟未见出台。

  汽车作为特殊的商品,“三包”执行难是个不争的事实。但在今年消费者呼唤“三包”政策出台的声音也越来越高,必将成为这一领域来自消费者主流的呼声。但愿具备权威性和可操作性的汽车“三包”政策能早日出台实施。

  关键词:油价

  原因:看涨也看跌,油价合理才是接轨国际,消费者有知情权。

  自2005年以来,油价一路猛涨,而国内巨头也一直表明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倒挂,损失惨重。而来自消费者的声音却认为,油价看涨难看跌,用车成本加重。究竟问题来自哪里?如何解决?这些困扰一直持续到现在。

  近期,油价的下调让消费者欢呼,然而,下调的背后是否属于市场自动调节的结果,是否与国际接轨等问题,却还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

  对绝大部分有车一族来说,油品上涨确实加重了用车成本,但还不到不堪负荷的地步。只是加入了WTO以后,油价是否也该“国际接轨”?很多消费者认为,如果油价“接轨”了,就该看涨也看跌,还应该引入竞争机制,以市场调节为主。

  消费者关注油价,既是无可厚非地在关心自身的利益,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表明了他们希望知情权被重视:油价涨和跌背后能否更透明一些?

  今年1月14日油价下调,让人看到了这一问题解决的曙光。

  关键词:降价

  原因:依然是消费者的期望,依然是促销的利刃。

  去年大量新车潮涌上市,各细分市场的竞争甚至呈现白热化状态。为了赢得市场份额,各种各样的降价促销方式被翻尽花样。然而,这也让消费者更多地看到了降价背后的因素。今年,降价依然是消费市场的期望之一,也将是厂商重要的销售手段之一。

  经过了近几年发展,汽车逐渐成为消费者所熟悉的产品。然而,正是因为越来越熟悉,更加理智的消费者发现,汽车产品尽管不断在降价,但目前国内车价和国际车价并非已经完全接轨。为了销售,在这种呼声中厂商的利润空间再度被压缩。其次,从目前到2010年是国内汽车厂商发展非常关键的几年,为了存活或者发展,不至于在新一轮的“洗牌”中迷失了自己,在销售中不拼也得拼,不降也得降,誓死保住市场份额这根生命线。

  不过,同是降价手段却越来越高明,花样也越来越多——缩短新车年限,打技术牌以原价推出改款车型或换代车型;增加车型配置不加价;追加售后服务吸引买家;精心准备推出节日优惠;甚至利用各种形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等。

  降价向来是把双刃剑,今年车市的刀光剑影中,谁也不知道谁将是赢家,而消费者最坚定的观点依然:不管车价怎么降,产品品质都不应该降!

  关键词:服务

  原因:诚信,谁的服务好,谁将赢得消费者认可。

  相关调查显示,汽车产品的使用成本在消费者购车的考虑因素中所占的比例,已越来越接近车价等直观的因素。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的一项调查也显示,现在消费者购车也越来越理性,汽车售后服务受关注程度高达9.55(最高值为10)。因而,汽车品牌的竞争也不可避免地转向售后服务的竞争。

  售后的价格是否合理,零配件的供应是否充足,客户接待的质量是否让人满意等问题,在汽车普遍进入家庭之后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而部分厂商也主动或者被动地从原先只注重营销的做法转为营销和售后两条腿走路。

  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不少有车一族节假日自助游等活动成为潮流。在这种前提下,出门时保养或者修车是否方便也就变得备受关注。

  为了适应这种需求的变化,不少厂商正式发布了服务品牌。吉普联合品牌推出了“Friend”售后服务品牌,海马推出了“蓝色扳手”,上海大众开支致力打造“Techcare大众关爱”,上海通用“BuickCare—别克关怀”正式宣布,此外一汽丰田、东风标致上汽通用五菱奇瑞等,也都先后发布了相关的服务品牌。

  在美国、欧洲、日本等成熟的汽车市场里,汽车的销售利润约占整个汽车业利润的20%左右,而其售后维修保养等服务领域的利润占50%-60%,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厂商的销售和利润。结合现在国内车市的状况,在技术、价格等“硬件”上比拼的直接结果差别已经小于在服务质量上的“软实力”竞争。

  关键词:MPV

  原因:MPV销量的大幅增长,是消费者真实需求的直接表现。

  在2004年以前,国内MPV品种不多,销量也显得不文不火。然而,从2004年上半年开始,半年时间里销量突破了5万辆,成为国内车市细分领域迅猛增长的一匹黑马。2005年,全国MPV累计销售已15.58万辆,同比增长42.76%。到了2006年,全国MPV产销分别达到了19.47万辆和19.11万辆,同比增长25.53%和22.62%。根据预测,在今年MPV的销量将继续高速增长。这种情况说明消费者的消费理念转变了,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MPV静悄悄地进入家庭,这是厂商原先所估计不足的。

  MPV车内空间大,实用性强,舒适程度高,在家庭用车上非常适合,并且还能很好地兼顾工作和商务等需求。

  其实在欧美等汽车消费已经非常成熟的区域,MPV的销量一直都保持不错的表现。特别是在同时拥有两辆车的家庭,其中一辆往往是MPV,这是理性消费引导的结果。在国内,这种消费理念正逐渐被接受和发扬。据记者了解,在发达地区,有能力负担两辆汽车的家庭在购买第二辆车时视线顺理成章地延伸到了MPV上,而面临换车的消费人群具有这种心态的也为数不少。

  正因为有了需求,各厂商很快就注意到这一消费趋势,包括上海通用、广州本田瑞风、奇瑞、昌河长安等都有了相应的新产品计划,而在产品的定位上,也都不约而同地将其上下延伸,以求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目前,国内MPV领域的车型产品已越来越丰富,在今年甚至可能引发新一轮的圈地行动。

  关键词:召回

  原因:关乎用车问题,更关乎自身安全问题。

  2004年《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开始实施,此后汽车召回案例层出不穷。从国家质监总局质量司统计数据上看,仅2006年全年,共有22家厂商实施了36次召回行动,平均每月3次,召回车辆累计超过28万辆。然而,全部都属于厂商的自主召回。

  推行了2年时间,召回却依然在消费者心中成为一个谜,究竟一个车的召回是厂家的真诚还是市场上的作秀,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疑惑。与主动召回相反,一些关系到重大安全问题的车型,被认为必须实施召回的却被某些厂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一些被消费者维权和媒体舆论闹得沸沸扬扬的时间,厂商最终还是想方设法推脱或者给自己拒绝履行召回找足理由。

  召回就如塞翁失马,哪怕是被动召回,如果处理得当,其实在现在更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谅解,甚至得到更多消费者的忠诚度。从消费者的观点看,需要召回的车辆势必关系到自身用车的问题,更关系到人身安全的问题。该召回不召回,分明是对消费者不负责任,其诚信度也将值得怀疑。在维权不易的情况下静待被动召回的出现以求杀一儆百,或者更能让消费者兴奋,但这不是目的,更不是最终的解决办法。呼唤诚信才是消费者的诉求。

  去年7月11日,国家质监总局发出通知,指出个别汽车制造厂商存在对涉嫌缺陷质量问题隐瞒不报或通过维修站私下处理的违规行为。今年,召回也依然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关键词:零首付

  原因:只需按揭就可以提前拥有爱车,超前的消费观念渐行渐热。

  零首付在去年得到了不少年轻消费者的追捧。在今年的车市中,这种方式依然会蔓延盛行。而国内的汽车金融恰到好处地瞄准了这一点,开始大张旗鼓地推出新方式贷款以满足消费者。

  中国汽车金融的历史不长,但发展很快,从三四年前盛极一时的“零首付”提车,到接踵而来的车贷大面积呆账、坏账,使这一领域一度深陷低谷。然而,在2006年汽车金融服务行业又开始高歌猛进,甚至自主品牌都在新年计划中提出了在汽车金融开展拳脚的时间表。上汽通用金融公司率先在国内推出了“零利率”购车概念;一汽大众联合大众金融去年9月份推出了比较优惠的速腾弹性信贷业务;上海大众去年10月份也推出了免保免息车贷等优惠贷款购车政策,不过仅限于帕萨特领御和途安福特也在“零首付”的行列。

  国外的经验证明,汽车金融服务将是带动市场的新动力,是汽车公司利益来源的一大宝藏,在中国的汽车贷款比例只有10%至20%,远远低于国际水平。而国内的行情也表现出,汽车金融正逐渐被消费观念发生变化的消费者所接受,表现出莫大的吸引力。

  如今国外的一些汽车金融公司也为中国消费者提供车贷服务,以后中国消费者购车资金的来源会更广泛,随着传统消费观念的式微,人们会越来越多选择这样的购车方式。

  关键词:国Ⅲ排放

  原因:环保、先进技术等,不仅是消费者购车的前瞻性选择,也是消费者的用车需求。

  2005年底,北京率先在全国实施机动车排放的国Ⅲ标准,未达到国Ⅲ标准的新车将停止在北京销售,在当时极大地触动了经销商的神经,也出现了在标准实施前,国Ⅱ车型促销热卖的情况。此后,广州、深圳等地也陆续出现了可能实施欧Ⅲ标准的消息。今年7月1日,全国轻型轿车也将实施国Ⅲ排放标准

  尽管从2006年各厂家销量数据来看,北京的销量均处于较高水平,国Ⅲ标准的实施,也没有很明显地影响到车市,但可以预见,欧Ⅲ标准的实施势在必行。每一个关系到消费者利益的政策的推出总会引起车市波澜,国Ⅲ标准当然也不例外。对消费者而言,欧Ⅲ车辆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还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日后用车的情况。毕竟买车对个人来说是一笔不菲的支出,在可以预见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保障自身的利益理所当然,欧Ⅲ标准的车型明显在这方面是个体现。(记者 温柱 李臻)

(编辑:李重)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