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通用出手日本“养子” 斯巴鲁国产可能性加大?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0日 11:37  新浪汽车

  任何一个汽车厂家所要权衡的不仅仅是短期的商业利益,而且还包括了长远大计,两者相互交融、相互制约。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汽车行业具有了非凡的增长潜力,因此各大跨国汽车巨头为抢占先机果断出手,运子如飞,或增资,或重组,或合资,在一番让人眼花缭乱的动作之后,已悉数聚齐中国。如今的中国汽车市场战略布局演变之频仍、竞争之激烈已是有目共睹,而汽车巨头的国际并购因短期影响较为隐形,所以可能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但其长远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中国这个并不平稳的市场。

  日本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对国际和中国汽车市场来说,并不以规模大、产量高、市场占有率而闻名,但其研发生产的斯巴鲁汽车却因其全轮驱动系统(水平对置发动机和全时四轮驱动系统)在业界享有盛誉,在民用市场上也是口碑极佳。斯巴鲁自2004年6月进入中国这个国际巨头无不瞩目的市场,发力绵长,自开局的清淡发展至今已是供不应求的状态,对此,其原最大股东通用公司,本应将其作为篮筹股加以培植,但却出人意料地将其所持有的20%的富士重工股份尽数抛出。其中丰田汽车公司收购了其中的8.7%,而11.4%的股份将由富士重工从市场回购。由此,丰田取代通用成为富士重工的大股东,富士重工与通用的合作关系也宣告结束。

  此次股权易手事件,究竟出于何意?而谁又是赢家?对中国市场又有什么样的影响?

  通用:尴尬中的明智之举

  中国市场现在已经成为通用公司的战略重心,而且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成功塑造别克品牌以后,通用已开始力推雪佛兰和凯迪拉克,形成了“三箭齐发”的品牌战略和完成的产品系列;构建完成了东北沈阳、华东烟台、上海、西南柳州四大基地;上海以别克、凯迪拉克等高端产品为主,烟台以别克赛欧等经济型轿车为主,沈阳主攻SUV等车型,柳州主攻微车及通用的后续车型,“通用已经构成一个密集的产品网和密布的生产网来笼罩中国汽车市场”;销量上上海通用今年则有望超越上海大众成为今年的冠军。

  但反观通用在整个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却并不乐观:今年的第一季度,通用的亏损额创下13年来的最高纪录,二季度又亏损了近3亿美元,美国市场的持续萎缩使通用上半年的产量削减了11%,第三季度又减去了9%。而曾经是通用汽车全球业务亮点的亚太地区的利润从上年同期的2.75亿美元降至6000万美元。标准普尔和惠誉国际评级机构相继把通用的债券等级调低为“垃圾”级。

  北美市场现在是吞噬通用利润的黑洞,今年上半年,通用在北美市场上已累计亏损超过20亿美元。不但产品线比较单薄,成本一直高居不下;而且正为市场份额和医疗保健成本而发愁。”此外,高油价又让曾经是美国汽车业利润基石的SUV销量锐减,通用素有“摇钱树”之称的雪佛莱Tahoe同样在劫难逃。为了尽快转型,通用不得不斥巨资开发低耗油的新款SUV和卡车,这又为其繁重的成本负担添上了一笔。而在欧洲市场,通用也有所亏损,SAAB、欧宝等品牌少有斩获,步履维艰。通用心里也很明白,如果不恢复其在债券市场上的投资级别,其将很快面临无资可筹的窘境。

  上述都反映出了通用汽车的无奈,为了填补亏损黑洞,恢复其在债券市场上的投资级别,通用已经决定出售还是第三季度亮点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的控股权。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富士斯巴鲁易手也是不足为怪。

  富士去年的生产量为80万台,难以形成规模效应,降低成本,而在合作领域,因为双方的文化和战略存在冲突,在6年时间里,双方虽然有一些收购和技术方面的合作,但彼此都预见今后难有更大发展,都已经意识到双方没有足够的合作项目来维持彼此之间的联合;而就近来讲,通用可以用丰田收购股份所付出的8亿美元,用来缓解因年初职工养老保险集中付款留下的5亿多美元亏空。同时,还可以帮助通用挽救联盟内欧宝、SAAB这些困难的子公司,借此来整顿欧洲业务。然后就可以有足够的人力、财力和精力集中全力守护和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的业务。

  丰田:前进中的战略之笔

  与通用公司相比,丰田公司却春风得意,在世界各地主要汽车市场实现了利润和市场占有率的双丰收,与本土对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通用产量前三季度同比下降了10.5%;福特减少了12.3%,只有戴-克增长了4.3%。而丰田在北美的轿车业务却增长了8%。即使是和其他日系同行相比,其优势也十分明显。

  有分析认为,丰田此次收购富士股份是对通用汽车的一种财务支持,甚至引用了丰田董事长奥田硕的话加以引证:“为了帮助美国企业脱困,可以安排丰田车在美国涨价。”

  但无论如何,从丰田近年的动作来看,其战略中心无疑也指向了中国这块沃土。

  从进入中国市场到上世纪90年代前期,丰田在中国市场坚持的是“只卖汽车不卖技术”原则,只想用进口车占领中国市场,赚取超额利润,这一傲慢的态度为自己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这段时间里大众、通用、本田进入中国成立合资公司,不但获利颇丰,而且寻找到了一个更为牢固的支撑点。

  痛定思痛的丰田为此制定了三级跳战略:从进入中国到上世纪90年代初是第一阶段,主要向中国提供进口车;第二阶段是在中国生产零部件;第三阶段就是轿车的整车生产。与1986年与天汽签订了技术转让协议,介入天汽,并于2000年与天津夏利成立了合资公司。2002年天汽与一汽进行重组,一汽丰田成立,丰田全线进入中国。2004年广州丰田成立,由此形成了“一南一北”两大基地,互相配合,对中国市场形成“夹击”之势。现在,威驰、皇冠、陆地巡洋舰、花冠、达路·特锐、Prius以及锐志也覆盖了较长的产品线,从天津、广州、成都再到长春,丰田已将自己的触角伸到了中国的东、南、西、北,并形成了以轿车为主,越野车、商用车并重的全面发展格局。

  丰田为自己在中国迂回地创建了平台,要按照计划在2010年达到中国汽车市场10%的份额。而富士在特种专用车方面拥有的特殊优势,加上商用车的量可以帮助丰田的达到既定的目标。此外,与富士的联盟为丰田敞开了使用富士四驱技术的大门,获得富士重工旗下斯巴鲁车型的技术准入许可,同时丰田还可能用富士在美国正在使用的生产线。丰田历史上从来没有通过收购股权的形式与世界上其他的汽车厂家合作过,全球日益激烈的竞争驱使它改变了过去惯用的轨道。

  通用和丰田的做法隐形地表达出了同一个意味:中国市场的角逐将是竞争的焦点。

  富士:奋进中的上优之选

  富士斯巴鲁此次易主从某种角度揭开了通用和丰田两大汽车巨头的竞争战略,也暗示了斯巴鲁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前途。

  对富士来说,既然与通用的合作前景并不尽如人意,联手丰田则是上优之选。以丰田对中国市场的了解程度,对日本本土汽车企业乃至民族文化的理解,对斯巴鲁的作用自然不可与通用汽车同日而语。丰田固然可以使用富士重工的科技,发展四轮驱动系统和锰锂离子电池,而富士重工则可以和丰田合作发展小型汽车。目前丰田与富士重工达成了业务合作协议。丰田汽车(中国)公司对此表示,就开发、生产领域开展的具体合作项目,双方正在进行探讨。而此次达成的基本协议是,今后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汽车行业中,双方在保持各自经营自主独立的基础上,建立业务合作关系,进一步开展合作事业,谋求双方共同发展和事业增长。之前,双方的业务合作是,丰田把独自开发的网络信息服务系统“G-BOOK”装载在富士重工在日本国内销售的斯巴鲁车型上。今后丰田还将组织一个全新的研讨委员会,推进具体业务的开展。

  富士重工一向以技术强而著称,斯巴鲁汽车崇尚“主动驾驶、主动安全”,具有比较突出的操控性能,以满足中国的个性化细分市场作为切入点,逐步走向大众化。其核心技术本来就为业内人士和车主所称道,所欠缺的只是知名度。自2004年6月登陆以来,经过比较稳健的推广,情况已经大有改观。目前北方区总分销商中冀斯巴鲁(北京)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和华东、华南另外两家经销商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网络基础,仅中冀斯巴鲁就已发展了40余家经销商,为斯巴鲁在中国市场的扩张奠定了基础。

  有消息说富士重工只要年销售一达到5000辆,生产成本控制能力形成区域竞争力并可辐射周边市场,富士重工斯巴鲁系列就将考虑国产。另据悉,中冀斯巴鲁(北京)汽车销售有限公司2006年的销售目标就是3000台,如果加上另外两家经销商的努力,斯巴鲁实现国产的计划应该不会流产。

  以现在斯巴鲁的状况借助丰田的销售网络可能不大,但是可以借重丰田的中国市场运作经验和成熟的可供参考的管理模式。此外,可以对特有技术——水平对置发动机和全时四轮驱动系统进行完善,从而使这个本身就以技术闻名的产品更加炉火纯青。斯巴鲁与丰田的联手充分体现出了强强联合的概念。

  斯巴鲁股权易手,影响的不仅仅是通用、丰田和富士几个汽车公司,而且折射出了国际市场的竞争态势,以及可以预见的中国市场更激烈的争夺。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