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产能扩张 先行一步者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3日 13:24  大洋网-广州日报

  新闻点眼

  尽管不少厂家纷纷大叫产能扩张得太厉害了,但产能过剩不是由厂家说了算,而是由市场和消费者来决定的。对于厂家来说,只有经历产能竞争存活下来的企业才有竞争力,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厂家产能越大,提供的产品越多,选择的余地就越大。因此,产能扩张对厂家来说未必是坏事,对消费者来说更是福音。可以说,在这场产能扩充的“大战”中,先为未来做好准备的厂家在抢占明天汽车市场的“蛋糕”时的胜算可能会大些。

  受4月、5月车市好转消息的鼓舞,国内汽车产能目前出现了新一轮的扩张势头,上汽、长安、一汽大众的表现尤为突出。

  上汽:产能达到150万辆

  在这轮产能扩张上,国内最大的乘用车生产集团上汽集团自然当仁不让。5月底,持有上汽集团所有与汽车产业相关资产的上汽股份公司首次对外完整披露了其总体汽车产业的战略布局图。

  在其规划中,仅整车设计的产能就能达到150万辆以上,其中两个核心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依然扮演着主要角色,仅两者目前规划的产能就超过110万辆。以生产中高档车为主的上海通用南厂于5月28日正式建成投产,为上海通用新增20万辆以上的生产能力,从而使上海通用的总体产能达到52万辆;而上海大众三厂改建工程也预计在今年年底完成,届时上海大众的产能将提升15万辆,达到60万辆。

  在上汽的大战略中,总部位于广西柳州的上汽通用五菱是个决不能忽视的角色。6月2日,上汽通用五菱和颐中(青岛)运输车辆制造有限公司在青岛举行了资产转让签字仪式,前者将后者打造成北方微车生产基地,预计2006年的产能达到6~7万辆,再加上原有的25万辆产能,上汽通用五菱的产能将很快就突破30万辆。

  另外,上汽集团中上海汇众和其他企业的产能也达到数万辆,粗略统计,上汽的产量就有150万辆。

  长安产能快速扩张

  去年销量超过东风而一度跻身国内的“三大”汽车集团的长安今年再次加快产能扩张的步伐。5月27日,长安集团旗下的长安铃木20万辆扩能工程正式投产,这使得长安铃木的产能一举达到35万辆,在国内乘用车行业位居前列。

  在长安铃木20万产能建成后的第三天的29日,由长安和江铃共同出资组建的江铃控股公司正式开业,这使得长安的产能足足增加了30万辆(江铃控股乘用车和江铃汽车商用车各15万辆),其中,规划10万辆乘用车的小蓝工业园基地是完全在原有江铃的基础上新增加的。

  一汽大众:产能欲达76万辆

  去年底总投资123亿元的一汽大众第二厂的建成,已经使得一汽大众的产能达到66万辆,超过当时的上海大众跃居国内第一,但一汽大众似乎还不满足。今年5月,位于成都的一汽大众第三厂悄悄动工。据了解,该整车厂占地1400亩最终将引进三条整车生产线,预计年产10万辆乘用车。这样,如果一汽大众成都厂建成的话,一汽大众的产能将达到惊人的76万辆!这将进一步巩固其位置。

  另外,北京现代30万辆产能也于5月底建成,广州本田12万辆的二厂、东风本田12万辆扩建工程也在加紧进行中,这些也是近期产能扩张的活生生的例子,只不过没有上述三者那么引人注目而已。

  记者观察

  产能是否过剩市场说了算

  有关中国汽车产能是否过剩的消息一直是媒体争论的焦点,甚至吸引了包括高盛、毕马威等世界著名的咨询机构参与辩论。

  据不完全统计,仅一汽、上汽、长安、北汽等16家大型汽车企业集团目前所制订的排产计划,总量已超过550万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算,仅丰田、本田和日产这三大日系巨头,2006年在华乘用车年产量就将突破100万辆。

  事实上,汽车厂家也是经过理性分析的。看到中国汽车市场不断扩大的趋势,才进一步扩大产能。而如果形势不妙,就会踩一下刹车。大众在中国削减投资、东风悦达起亚陷于停滞就是例子。一位厂家高层甚至称,公司没有时间去考虑产能过剩问题。

  产能的过剩是任何一个行业发展到成熟期所必然经历的阶段。尽管不少厂家纷纷大叫产能扩张得太厉害了,不能再这样搞了,不然大家都没饭吃了,但产能过剩不是由厂家说了算,而是由市场和消费者来决定的。

  对于厂家来说,只有经历产能竞争存活下来的企业才有竞争力,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厂家产能越大,提供的产品就越多,选择的余地就越大,可以说这两年消费者已经初步尝到产能扩张的甜头了。

  因此,产能扩张对厂家来说未必是坏事,对消费者来说更是福音。(王灿彬) 

(编辑:赵广喜)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车事评论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