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车市周评:“饥饿营销”论站不住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30日 07:39  人民网-人民日报

  “五一”过后,托笔者买车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大家普遍的反映是经销商没现货,需要排队提车,有13种车型的经销商甚至上调了市场售价,看那架势,仿佛车市又回到了“井喷”的2003年。

  可是,翻看前四个月轿车行业销量统计,却难以找到车市重归“繁荣”的合理注解。虽然在考虑年初消化库存车的因素后,轿车销量同比应该有所增长,但与前两年50%以上的高速增长相比,车市景气程度还是有天壤之别。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个别新车如颐达、奥德赛等,由于投产初期产能跟不上而供不应求,还可以理解;一批老车型也提不到货,确实有些说不通。于是,媒体关于厂家实施“饥饿营销”的说法开始在市场流传。

  在市场营销学中,所谓“饥饿营销”,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调低产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的目的。需要指出的是,“饥饿营销”成功与否,与市场竞争度、消费者成熟度和产品的替代性三大因素有关。也就是说,在市场竞争不充分、消费者心态不够成熟、产品综合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较强的情况下,“饥饿营销”才能较好地发挥作用,否则,厂家就只能是一厢情愿。

  那么,当前的轿车市场是否符合上述三个条件呢?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无论从产能规模、车型数量还是市场覆盖面上考量,如今的轿车市场竞争已比较充分,有些细分市场甚至呈现出白热化竞争态势。依据经济学的“囚徒困境”原理,竞争对手之间即便是就某一市场行为表面达成了共识,在执行过程中也很难保持步调统一。前些年彩管等行业“价格联盟”草草收场就很能说明问题。因此,一家或者几家轿车企业希望借助“饥饿营销”,通过调低产量来维持价格稳定,竞争对手就一定会抓住机会,抢占你的市场份额。此外,伴随着轿车企业新产品引入步伐的加快,车型同质化倾向也越来越明显,不可替代性更是无从谈起。与此同时,消费者在心态日渐成熟的同时,品牌忠诚度还不高,买一款车要排队、加价,干吗非“一棵树上吊死”?

  在市场中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轿车企业,应该不会不明白上述道理。因而,笔者以为,把目前车市供求关系不寻常变化的原因,归结为厂家实施“饥饿营销”,多少有些站不住脚。其实,轿车产品供给之所以出现短缺,客观原因有三:一是厂家年初制定产销计划过于保守,市场需求旺盛后,受制于核心进口零部件(KD件)短缺,产能短期内拉不上来;二是大多数企业都把明年作为轿车市场的决战年,为此调整生产线布局,为新产品引入做准备,影响了当期产能的发挥;三是降价让不少企业去年的利润大幅下滑,外方母公司业绩由此受到很大影响,维持价格稳定、确保当期利润成为企业今年战略调整的重要目标,不少企业开始尝试实行订单生产,大力压缩库存,甚至不惜减少生产线班次……

  当然,营销战略是企业最核心的机密,企业是否在主观上对“饥饿营销”抱有侥幸心理,抑或是仅仅希望借此“喘口气”,笔者不得而知。但有一点非常明确,在完全竞争的轿车市场,如果不在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而是长期寄希望于吊消费者胃口,那肯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王政)

(编辑:张效铭)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王政专栏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