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技术转让费 合资企业不能承受之重?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0日 07:48  中国汽车报

    技术转让费的三种支付方法

  在今年的上海国际车展上,曾经备受期待的帕萨特B6并没有出现在一汽-大众上海大众的展台上。“帕萨特B6国产一事目前尚未有定论。”大众(中国)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说,“不排除我们进入中国时放弃帕萨特B6这个名字。”

  有关这款车将在中国投产的消息早已传出,但出乎意料的是,消息一直在德国大众及其两家中国合资企业中“踢皮球”,始终得不到确认。据悉,上海大众不愿意引进的理由是“支付的技术转让费实在太高,利润无法得到保证”。不管这一消息确实与否,但它把一个问题推到了聚光灯下:随着汽车行业利润的不断下降,引进新车型所需的高昂技术转让费和外国专家服务费,让合资企业越来越难以承受。

  最近的一个消息是,今年一季度,在进入中国汽车制造领域20年后,大众(中国)首次出现亏损。

  汽车工业技术转让费率偏高

  采访当中,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长安福特等合资企业均以涉及商业机密为由,拒绝透露真实的技术转让费用和专家服务费。不过,从联合国贸易发展组织的一份调查报告可以看出,目前汽车工业的技术贸易费用率相对偏高。

  一般来讲,技术贸易提成率大致上为产品净销售价(指生产成本加合理利润,不包括运费、包装费、保险费、税金以及各种与引进技术无关的商业费用)的0.5%~10%之间,其中绝大部分产品均在2%~6%之间,汽车工业(整车及零部件)为4.5%~6%。和与汽车相关的行业,如石油化学工业(0.5%~2%)、机械制造工业(2%~3%)相比较,汽车工业(整车及零部件)的提成率还是相当高的。

  不仅如此,合资企业除了要付给技术提供方不菲的技术贸易提成之外,还要为技术引进支付相当多的后续费用。一位参与过某合资企业新车型引进谈判的专家告诉记者:“当初引进一款新型微型车,光技术转让费就高达1亿美元,但这只是第一笔费用。除此之外,合资企业还要支付跨国公司派驻中国合资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的高额薪酬、为适应国内市场所做的适应性开发费用,以及关键零部件的采购费用等。”

  老问题如何成了新话题

  对于汽车合资企业来说,为引进车型支付技术转让费并不是新鲜事,为什么这一惯常做法现在却引发了普遍的关注和争论呢?

  “原因很简单。在我国汽车行业的‘暴利’时代,合资企业只要能从外方手里争取到一款新车型,就可以保证数年甚至10年的高收益。高昂的技术转让费不会使企业感觉到压力,他们也自然不会去‘追究’外方的费用到底高还是不高。”天津华夏管理咨询公司分析师景东分析说。

  “在行业整体利润回落的情况下,企业要继续保持盈利能力,就只有在成本上做文章。”大连理工大学胡硕教授说,“在汽车行业合资企业的成本构成中,人力资源成本和技术交易费用所占比重相对较高,但在以外方主导的合资背景下,这两项又是很难减轻的。”

  据悉,现在很多合资企业的外方技术专家是按小时计酬的,每小时近100美元。按照一天工作8小时、一个月工作20天,一个专家一年的费用就是100多万元人民币,再加上高额固定的技术转让费,确实是一个不小的负担。特别是,当企业采用了各种降低成本的手段之后却因为高额技术费而无法实现预期目标时,怨言随之而来就情有可原了。

  “高额技术转让费和外方专家费用使合资企业的制造成本居高不下,产品也因价格过高而降低市场竞争力,合资企业的盈利能力受到极大的影响。这对我们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国内某合资企业的财务总监不无焦虑地表示,“这一问题,已逐渐成为中外双方矛盾的焦点”。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对于合资企业的外资方而言,每年花费巨大的研发费用而开发出来的新技术和新车型,以一个相对高的价格“出售”也是合情合理的。

  合资企业有能力继续说“不”吗

  有专家认为,上海大众对引进帕萨特B6的态度,其实是代表中国合资企业向外资技术垄断集团说了“不”。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上海大众可以拒绝帕萨特B6,还能继续拒绝“C6”、“D6”吗?没有了外方提供的新技术、新车型,国内的汽车合资企业如何解决技术和产品的来源?

  “确实,说‘不’容易,困难的是说‘不’以后怎么办。”上海大众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技术专家说,问题关键在于企业有没有形成不完全依赖外方的、独立发展的核心实力。“上汽经过多年的积累,成为国内第一个跻身世界500强的汽车企业,同时在本土研发、海外扩张方面都初有成效。上汽这次能向外方说‘不’,不是偶然的。”

  一位业内资深专家也指出,理论上说,合资企业的中外方人员都应该以合资企业本身的利益为重。但在许多时候,外方人员显然更关注合资外方的利益,这是造成中外双方矛盾不断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之所以会这样,根本原因是中方缺乏争取平等的实力。

  “吉利一直致力于研发新产品技术,就是为了应对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加强在技术谈判时的力量。我们可不用我们的技术生产,但要让对方知道,我们有能力、有实力去生产。”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对记者说。(本报记者  潘青山)

(编辑:仝楠楠)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