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车市五月异动部分品牌逆市涨价 价格现拐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6日 10:06  中国经营报

  今年的“五一”车市可以用毫无惊喜来形容。预测中的价格大战不但未能成形,反而出现了部分品牌车逆市涨价的行为。2004年的车市“黑五月”仍令车商们记忆犹新,今年的“五月异动”是否预示着车市“拐点”将近?

  调查报道一 中高档轿车阵营:降价仍具杀伤力

  本报记者 宁平广州报道 中高档轿车是一季度车市降价潮的发动机,然而现在,这台发动机似乎正在进入下一轮冲刺前的保养期。

  2月底,广州本田雅阁率先降价,一个星期之内,上海通用君威长安福特蒙迪欧先后跟进。在中高档轿车纷纷降价的同时,也对车市的上下两端造成了压力,让降价潮在整个车市蔓延开来。虽然加入这一市场的厂商会越来越多,竞争将越来越激烈,但是,根据预测,新一轮价格大战可能要到下半年才会出现。

  潜藏杀机

  一季度,中高档轿车市场总量持续下滑。中高档轿车和豪华车加起来在市场中的份额还不足20%。由于豪华车的市场容量有限,这中间的变化主要就体现在中高档轿车身上。

  同时,由于新进入者的冲击,这一市场集中度也在下降。今年一季度,销量超过1万辆的中高档车型只有5个,销量之和占整个中高档车市销售总量的67.2%。而在去年同期,销售超万辆的中高档车型有6款,销量之和占这一级别销售总量的87.8%。

  新进入者的分食,让各品牌的市场地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广州本田雅阁继续保持着领头羊的地位,东风日产天籁异军突起,占据了销量排行榜的次席,长安福特蒙迪欧则以近152%的增速显示了强大的后劲。而上海大众帕萨特上海通用君威以及几款同等价位的中高档车的销量均出现较大程度的下滑。

  销售总量在缩小,新进入者在要求对市场重新洗牌,原来的既得利益者也不甘心放弃,其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与此同时,这一市场车型竞品数量还在增加。上海通用荣御、一汽丰田锐志、北京现代索纳塔NF……可以想见,今后中高档轿车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下,降价作为市场竞争最有杀伤力的法宝之一,肯定不会被厂商们忽略。

  短期平衡

  虽然从长期来看,中高档车降价在所难免,但短期内,这一市场的价格战似乎还打不起来。

  去年汽车市场价格战风起云涌,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产销之间的巨大落差所造成的库存压力。吸取去年的教训,今年很多厂家在制订销售目标时已经变得比较理性,大多是在经销商上报订单的基础上安排生产,以实现供需的基本平衡。

  另据记者从一些经销商处了解到,一些去年向经销商压库严重的厂家也开始在今年调整策略,帮助经销商清库,经销商手上的库存压力大为减轻。库存压力的减轻,使经销商为甩货而自行降价的行为出现了大幅减少。与此同时,由于《汽车流通管理办法》的出台,厂家对经销商的实际控制力得到了加强,经销商的自行降价行为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此外,钢铁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给汽车厂家带来了新的成本压力。这一压力不仅延缓了中高档轿车自身的降价步伐,同时,由于经济型轿车面临着经营形势更为严峻,一些厂家甚至提出了涨价的呼声,也给中高档轿车现有的价格体系以有力的支撑。

  更重要的是,对于已经降过价的车型来说,出于稳定消费者购买意图等方面的考虑,短期内不可能再发动一次降价攻势。

  调查报道二 经济型轿车阵营:品牌涨跌分化加剧

  本报记者 梁美娜北京报道 对于目前北京、成都等地市场上奥拓涨价现象,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珍琪解释:这是经销商的行为,因为厂家对经销商实行的是指导价,经销商有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上下调整产品价格的自主权利。但此前,一些经济型汽车厂家“呼吁涨价”的声音,从北京的两会喊到了上海的车展,也不得不让人们对这些事件的相关性进行联想。

  内部消化

  从今年一季度经济型轿车的产销数据上看:天津一汽一季度销量4万辆,其中夏利3.73万辆,同比增长200%。吉利同期的销量为2.7万辆,其中豪情1.4万辆,同比下降1.6%。美日6800辆,同比下降38.5%。上海华普销量6000辆,同比增长高达135%。此外,奥拓一季度销量1.68万,同比增长35.75%;羚羊销量6245辆,同比下降72%。

  从厂家的销售业绩上不难看出,经济型市场产品两极分化的趋势十分明显,销量好的车型产量出现较大增长,而一些销量下滑的车型厂家也相应调整产量。

  “像去年那样的价格大幅度跳水现象应该不会出现了,但是往上涨价也不太可能,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厂家谁敢去冒这样的市场风险。”李珍琪如是认为。因此眼下厂家们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消化成本上涨带来的不利因素上。

  消化成本上涨其实就是控制企业内部的制造成本、销售成本,至于这样做会不会影响产品质量,李珍琪说:“由于汽车产品的质量主要靠总装来保证,现在一些关键的零部件大多都是进口件,只要厂家的标准不会降低,产品的质量就不会降低。”当然对于标准的执行情况,则往往与企业的经营状况息息相关。

  被动定价

  事实上,由于今年以来,钢铁、塑料、橡胶等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已经导致了汽车生产成本的上升,行业总体利润率正在逐渐下降。今年前两个月汽车行业的利润同比已经下降61.5%,其中整车利润下降78.4%。尽管下半年一些原材料的价格会有所下降,但是大多数经济型轿车的生产厂家都表示,不会再出现去年的价格大幅缩水的现象。

  对于一些市场表现较好的车型出现的以经销商为主导的价格上升的现象,经销商们认为,加价总比降价更能赢得厂家的支持。而实际上,对于经济型轿车的生产厂家来说,价格上涨的念头由来已久。在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看来,原材料的不断上涨已成企业不能承受之重,中高档轿车由于单价高、利润空间大,还可以有能力消化掉原材料涨价的压力,而经济型轿车由于抗击对冲的空间有限,如果不涨价,企业势必就要亏本。

  “经济型轿车总体价格将趋向平稳,但是短期内,可能会受原材料涨价等因素的影响,出现小幅上涨。”吉利集团副总裁刘金良谈及今年下半年经济型轿车的价格走势时如是判断。

  调查报道三 进口车阵营:增势短暂价格企稳

  本报记者 杨锋磊北京报道 5月10日,沃尔沃Volvo汽车公司宣布:考虑到国际汇率的波动和原材料成本持续上升,沃尔沃全系列进口车型价格平均上调1万元左右,新的价格当天起已经开始执行。让沃尔沃敢于在价格上“硬气”的原因是,目前国内进口车数量在大幅减少。而有专家则认为,供求关系的变化,才是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

  短线看涨

  根据海关的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进口量仅为2.5万辆,同比下降了51.1%,而前两个月由于政策不明,我国总共进口汽车才1.4万辆,同比降幅高达60%。

  早在今年年初就有专家认为,进口车经销商的洗牌在去年就已完成。今年实施了品牌销售管理办法和进口车自动许可登记办法,未取得国外汽车厂商授权的经销商无法取得自动进口许可。盈利前景不明,政策风险加大,一些进口车的贸易商和小经销商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就陆续消库退市。

  据悉,大连保税区过去300多家经销商,有授权的只有10多家;上海外高桥汽车交易市场去年有会员80多家,现在也降到70多家;天津保税区已有经销商改行,亚运村交易市场入驻的进口车经销商也大幅减少。同时,许多既经营国产又经营进口车的商家,有的也已调整经营重点,把进口车作为副业看待。

  一方面是经营者的减少,另一方面是有关政策还不太明朗。网上车市总经理华雪表示,上半年的进口车市场表现是进口车商接受和熟悉新政策的过程,有限的已经获取资源的车商在主导进口车市场,可以说国家的一系列政策对进口车市场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另外,国产车的替代竞争作用也使得进口车所占份额越来越小,全年来看,进口车所占市场份额将下降到4%以内。当然这也会从某种程度上导致某些进口车型价格上涨。

  长线趋稳

  华雪说,根据他们对消费者的调查,有进口车购买意向的占总消费需求的10%,而现在进口车的供应量仅为4%,这就意味着进口车又回到了卖方市场,因此后期进口车价格将会企稳。

  这与丁宏祥的看法不谋而合,他认为进口车价格总体上仍将保持稳定。部分车型的涨价会随着新货的到来而回到正常水平,加上目前大部分进口车价格与进口成本基本匹配,价格原则上不会有大起大落。

  同时,随着进口车经销商对政策逐渐熟悉,进口车的量也会上来。例如3月份国内汽车进口量与2月份相比已有所回升,达到1.1万辆。因此,今年第二季度进口汽车的数量会有相当幅度的回升。而随着进口代理商的进一步明确,进口汽车市场将进入恢复性增长,特别是一季度很多经销商从盈利中得到鼓励,会加大进口汽车订单的数量。

  华雪认为,进口车的量增加后,会有一个价格走低的过程,但大幅上扬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进口车的需求毕竟是有限且相对稳定的,不会明显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不过,丁宏祥也提醒,进口汽车市场仍存在不少不确定因素,如中高档国产车新车不断推出,竞争不断加剧,以及汇率变化,尤其是人民币汇率的动向,都会反映到进口汽车市场上。

  车视点 警惕车市虚假繁荣

  “五一”节前不少厂商和业内人士看跌市场,但市场偏偏顽固地支撑了下来。不仅如此,“加价时代”再现江湖,人们不禁开始预期“五一”车市会成为今年汽车销售的分水岭。

  今年“五一”一些地方车市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到货不足。如4月底时西安不少4S店已经处于订单销售状态。而广州无论是花冠还是威驰的部分型号,订车后都得等上一个月,凯越伊兰特这两款中级车都要排队提车。

  分析人士称,这段时间为了提升产能,上新车型,很多厂家都在调整生产线,自然影响了车辆的供应。车源紧张,经销商自然不再互相比拼价格,消费者亦意识到价格在短期内不会再有下降,持币待购情绪减轻,销售行情反而看涨。但供不应求并不意味车市回暖,目前有些车型到货不足带有明显的市场炒作成分。不少厂家都使用广本惯用的“饥饿法”营销,靠减少产量来缓和供需矛盾,企图给消费者造成一种供不应求的表象。但这种方式只能短期内使用,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今年“五一”车市的另一特点是,一些车开始逆势涨价,如捷达高尔夫等,让持币待购的消费者多少有些困惑。

  近段时间以来,汽车制造业的原材料、能源等价格上涨给厂家带来一定压力。然而,从市场竞争的法则来看,任何一款汽车在投放市场一段时间后,再做出涨价的行为,都是非常愚蠢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车价上涨呢?

  一位经销商向笔者泄露了“天机”:自从今年以来,汽车销售老是不温不火。于是厂家和商家改变了营销策略,联合起来搞价格联盟,以虚假繁荣景象告诉消费者,再不买车,车价还要涨。

  但这绝对不意味着车市的回暖。一方面,进口车因许可证断档所造成的涨价,其基础并不牢靠,4月份首批采用新自动许可证的进口车大批入关,价格走低指日可待。而国产车目前的逆市涨价只是暂时的,并不能改变车市价格重心整体下移的大趋势。

  去年年底,曾有过“2005年车市将面临大洗牌,价格战火高烧不退”的预测。然而今年以来,车市景气指数在缓慢回升。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消费者更加趋于理性;另一方面,经销商逐步趋于成熟和沉稳,利润点正在向售后服务领域转移,不会再只采用“价格战”这种低级的促销方式。

  对于“五一”后市场趋势,从目前车市的种种表现来看,尽管各地表现不太平衡,但在总体上车市趋于平稳,不会有大的价格波动,估计要等到7月甚至更晚些时候,车市才可能出现降价潮,但不会有大面积的价格调整。当然事实究竟如何?还有待市场的最后验证。李永钧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车事评论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