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一口气推出5款全新轿车、长安展出自主开发的SUV概念车“御风”和“陆风风尚”、华晨中华新车M2亮相、哈飞下一款量产车赛豹5系登场、红旗自主开发概念车揭开神秘面纱、上海通用自主打造全新的高端MPV……虽然与跨国公司的宏大展台和豪华阵容相比,国内汽车企业的参展车型和场面依然有些差距,但是,细细端详,人们却能从中体会到特殊的惊喜。
如果说,两年前的上海国际车展是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第一次整体亮相,那么,两年后的今天,不仅原有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自主研发实力得到了实质性提升,就连过去一向被认为与自主开发、自主品牌无缘的合资企业和其中方母公司,也探索出了一条提高自主开发实力、发展自主品牌的全新路子。
自主品牌企业实力提升
新车在车展上最吸引人们的眼球。以往,囿于自主品牌企业的开发实力,车展上一家企业能推出一两款新车就已经很了不起。然而,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奇瑞却一口气展出了5款新车。其中,即将上市的B14是去年北京车展上亮相的概念车NEWCROSSOVER的量产版;B13是奇瑞自主开发的另一款MPV;A21是在风云平台上全新开发的中级车;M14是奇瑞最新的概念轿跑车;S16则是一款全新的概念车,标志着奇瑞的自主开发已经发展到概念设计阶段。
继在前两届车展上展出MPV概念车“杰勋”、运动型概念跑车“龙腾”、轿车概念车“长江鲟”之后,长安汽车在今年上海车展上同样不甘示弱,在展出的5款新车中,自主品牌就占了四款:SUV概念车“御风”、代号为CV9的第一款MPV“陆风风尚”、“长安CM8”1.6升豪华款,以及重组江铃后推出的一款新SUV。此外,今年日内瓦车展上首度亮相的哈飞赛豹5系、华晨面向私人用户打造的全新轿车M2、将在2006年上市的全新中高级轿车红旗的概念车型也悉数亮相。
难能可贵的是,除在汽车造型上逐步与国际流行趋势接轨之外,自主品牌企业在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动力总成上的研发也取得了整体性突破。奇瑞与AVL合作研发达到欧Ⅳ标准的18款发动机,华晨自主开发的1.8T发动机,吉利开发的1.8升发动机,天津一汽在丰田8A发动机基础上自主设计的1.4升和1.6升发动机……结束了中国汽车工业“中国车、外国心”的历史。奇瑞在CVT变速箱上的突破,更是先人一步。
合资企业的创新探索
去年年初,在业界就自主品牌展开大讨论的时候,出现了将自主创新与合资合作对立起来的观点。当时的“主流”观点认为,早已纳入跨国公司中国战略之中的合资企业,从体制上就不存在自主开发的可能,更无缘打造自主品牌。本报在《合资公司能发展自主品牌吗》一文中,曾对上述论断的片面性提出疑问,并且提出了合资企业发展自主品牌的初步建议。
让人欣慰的是,一年后,上述设想正在逐步变成现实。据悉,在征得德国大众的同意后,上海大众不仅自主开发了全新的帕萨特GP,而且正在利用已引进的大众平台及关键零部件技术,开发合资企业的自主品牌全系列车型,并且把其作为未来企业三大平行品牌之一。
上海通用走的则是另外一条道路———创造性地整合通用全球的资源,利用通用与上汽合资的泛亚技术中心,从别克新世纪的适应性开发起步,经过赛欧的逆向开发、凯越的同步参与,到君威、雪佛兰赛欧、全新GL8的主导型开发,如今,正在向全面自主开发迈进。上海通用的技术路线,不仅提高了产品对本地市场的适应度,更为上汽集团培育了一支强大的、有实战经验的自主开发队伍。
至于上汽集团,则创造性地开创了一条自主品牌发展的全新路子———收购国外成熟品牌。目前,虽然与罗孚的收购工作陷入僵局,但是,双龙在完成收购后成功改组了董事会,上汽股份总裁陈虹担任了双龙董事会主席,为下一步的整合工作打下了基础。
至此,除传统意义上的自主创新模式之外,合资企业及其中方母公司也探索出了另外三条道路:依靠合资公司发展自主品牌、中外双方联手推进自主开发、收购国外品牌为我所用。虽然,上述三条道路同样存在着风险和不确定性,但是,中国轿车行业最具实力的合资企业加入自主开发行列,毕竟为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增添了几分胜算。
整体突破仍须多方努力
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上海车展上展示的产品、技术和发展思路虽然令人兴奋,真正实现整体突破却仍需时日。
首先,在核心技术上的突破缺乏协同作战意识和机制。发动机、变速箱等汽车核心零部件的开发对资金、技术、人才的要求很高,在起步阶段,如果所有自主品牌企业都闷头自己开发,不仅会造成重复投资,而且难以形成规模优势,这势必影响后续产品、技术的升级换代。目前,为降低研发成本,汽车跨国公司之间已普遍展开关键零部件的合作共享计划,而奇瑞、华晨、长安、吉利却在发动机研发上分兵作战、各成体系,一汽、奇瑞、长安更是在分别规划各自的混合动力技术。能否通过创新的机制,让企业间各有侧重、协同作战、成果共享,把分散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汽车工业核心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速度。
其次,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等领域仍然是自主品牌企业的“短板”。目前,在经济型轿车市场,自主品牌企业有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但是,这种优势更多地体现在价格上。而随着消费者日渐成熟,价格只是决定购买的诸多因素之一。质量可靠性、技术先进性、安全性、服务、残值与价格一起,共同决定了品牌的高低上下。尽快提升产品质量、创新营销模式、提高服务水平,将最终决定自主品牌产品的市场命运。
此外,为自主品牌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尽快出台针对自主开发的扶持政策,在全社会倡导一种公平对待自主品牌的消费理念等,已成为摆在政府、企业、消费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本报记者 王政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