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产车产销一路高歌猛进 进口车要“换种活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3日 10:29  重庆晨报

  既然作为进口车30万到50万元这一主流价位区间的进口车上演大退潮,是否意味着进口车市将萎缩,“纯种”进口车将退出江湖?

  国产进口进入拉锯战

  与以往国产合资车型主要集中在中低端车市不同,目前以皇冠凯迪拉克宝马以及今年即将面世的国产奔驰为代表的更多高端车型国产化趋势愈加明显。进口车30万元到50万元的主流价位区间,今年成了国产豪车抢占的重点区域。这种竞争形成了犬牙交错之势。以佳美为例,价格从32万元左右到35.8万元左右,国产天籁价格从24.98万元到34.98万元,卷土重来的新皇冠则价格战线更长,从32.8万元到48万元,国产车进口车价格完全成吻合之势,竞争可见一般。

  国产新车“抢食”,进口车岂能拱手相让?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咨询中心主任徐长明认为,30万元到50万元区间,国产车与进口车将形成拉锯战,今年则是拉锯战的起点。从长期趋势看,30万元到50万元价位区间应该逐步成为国产车的天下。

  因为随着与世界技术同步、服务有保障、价格合理的国产新车型不断涌现,国产车在性价比上的优势较为明显,会进一步挤压进口车空间。

  初显“钉子头”发展态势

  业内人士认为,面对国产车的冲击,今后几年,进口车构成将向尚未在国内生产的奔驰S级、宝马7系、奥迪A8等超豪华车及标致206cc等少量个性化车型以及大排量进一步转移,60万元以下市场将基本被国产车占据。即整个进口车市将以“钉子状”发展,即高档、豪华型、大派量、个性化是主流,是“钉子头”,而中端及低端车型则是“钉子身”,在一定份额维持平稳态势。

  目前很明显的例子是:日产已调整其进口车型,除了风雅进攻50万元以上的进口车阵地外,还将增加一款50万元以上的SUV和一款介于30到50万元区间的商务车;进口低端车型韩国的酷派在进入中国市场后销量迅速上升,就重庆而言已成为今年一季度进口车销售主力。本报记者 胡冰

  连线北京一

  专家:两大因素造成进口车退市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部分区域性进口车市场的车型退市?记者电话采访了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咨询中心主任徐长明、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和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苏晖。

  三位专家指出,进口车品牌减少和数量锐减主要由政策和市场两大因素造成:一方面,政策衔接问题使得进口车渠道没理顺,进口车商对市场不乐观造成进口车到岸数量锐减,另一方面国内进口车需求下滑、各大品牌豪华车相继国产造成进口车数量和品种减少。其中,政策的影响是暂时的、短期的,估计在第三季度可得到解决。

  苏晖告诉记者,一般进口车需要提前两三个月订货,因此今年一、二月进口的车都已在去年11月左右预订。由于去年年底进口车基本都是赔本经营,而当时的政策也不明朗,商家尤其是未获授权的进口车商不敢批量订货,因此前两个月出现到岸进口车数量锐减的情况。

  今年新出台的政策规定,经厂家授权的经销商才能销售进口车,所以许多此前没有厂家授权、通过国外代理商进口的汽车今年基本消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今年汽车的进口量和品种。另外,“落地完税政策”至今还未出台,多数进口车经销商在吃不准政策的情况下大都持观望态度。

  连线北京二

  专家:进口车将成市场“配角”

  专家认为,进口车将进行大调整,越来越趋向于高档、豪华、有个性,而总体份额在国内汽车市场的比例也将不会很大,其功能仅仅逐步转换成是国内汽车市场的一种调剂。

  2005年新年伊始,国产豪车就开始高歌猛进。以天籁、皇冠、荣御宝马3系等为首的新车型无论是在价格上对进口车的挤压,还是在车型上对进口车的替代都更为明显。苏晖认为,进口车市场份额可能被进一步压缩,将成为国产车的补充角色。

  据介绍,我国进口的汽车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价格30万至50万元之间的中档车,以日韩系的丰田佳美、日产风度等为代表;第二类是价格50万元以上的豪华车,以欧系的奔驰、宝马、各类跑车和越野车为代表。而从去年开始,国内汽车市场升级加速,日产天籁、宝马3系等中档新车频频推出,瓜分了第一类进口车的不少市场。今年凯迪拉克也要出中国版,国产奔驰也要上市,高档豪华车的“中国版”采用的都是与国外同步的最新车型,价格却要便宜一大截,进口车市场面临国产新车的强劲挤压。

  徐长明指出,这些变化将深刻地影响今年进口汽车的格局和走向,进口车在车市的角色,也将由数量补充更多地转变为品种调剂和弥补空当。今年开始,进口汽车的车型结构、价格水平都将有一个较大的调整。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车事评论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