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眼中的日内瓦车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0日 16:09  新浪汽车

  从93年看北京国际车展开始看车展至今已经10多年了,工作之后还参与了报道车展的工作,眼见车展热在中国蔓延起来,从当年参观者寥寥无及,只看热闹和美女,到今天的大车展一票难求,人山人海像赶庙会,各地纷纷举办车展,好象办了车展就能带动消费,带动城市发展。现在就连厂商都被这种浮躁的气氛所影响,在北京和上海车展中,比着劲的圈地,1000平米刚起步,一个馆不嫌大,多数展车也就是一占地的摆设,卖了10年的车型也拿来展,就感觉像在比排场,不过好在每次都有看点都有新车,厂商也日益重视北京和上海的车展,规模影响也逐渐向国际化大车展靠拢,但实际上与世界定级的车展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而其他城市的车展就不敢恭维了,厂家都懒的去,整个一经销商的展销会,打着国际车展的幌子现场买车,根本就没辆新车。

  之前都是在电视和杂志上看国外的五大车展,从没想过自己能亲临现场的观看国外车展,这次应菲亚特汽车之邀去报道日内瓦车展,直到我睡眼惺忪的踏上瑞士的国土才感觉这一切都是真的。车展媒体日的一早我们就乘车赶往展馆,抑制不住的兴奋使我只想着早点到达展馆。

  在展馆的一天半的时间中几乎一直处在紧张的报道工作中,几乎顾不上仔细的看一眼车,拍照、摄像、采访,在各个馆中穿梭,以至于在离开瑞士前往意大利的路上才想起,有些想看看的车还没来的及看,虽然只是走马观花的大致看了看,但是还是感到做为世界五大车展的日内瓦车展在很多方面有值得我们的车展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给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专业,这专业体现在很多方面,一、媒体日就是真正的媒体日,这一天只有持记者证和厂商的邀请函才能购买门票,也就是说只有真正的记者才能在这一天进入展馆,这样的规定就给所有的媒体记者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不用在人潮中挤来挤去,不用为因车边挤满人而无法拍出车辆的全景而苦恼,不用担心因人多而领不到资料。二是所有展商和组委会都为记者报道车展提供周到便利的服务,作为国际大车展,每届日内瓦车展都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数以千记的记者,而各大厂商为了方便记者休息和报道,都在自己的站台里设有专门的记者休息区,提供能上网的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和国际长途电话,十分方便记者们发稿进行时时的报道,同时还提供餐饮服务,在展馆中跑了半天的老记可以进入任何一家厂商的休息区,边上网发稿传图边享受午餐,或是喝杯饮料让酸痛的肩膀和腿部肌肉得到放松。三是展会领取资料都凭借记者证,不会出现国内哄抢资料的现象,同时组委会也为记者提供8公斤的免费邮递服务,可以不必扛着大包小包逛车展了。四、厂商并不以展位大或是车辆多来一较高低,大家的展位都差不多大小,也不比着谁的展台高,谁的展台漂亮,都是搭建符合自己品牌形象和风格的展台,而展车也是最新推出的或是有意主攻欧洲市场的车型。五、除了阿斯顿马丁、宾利、劳斯莱斯以外,你可以与所有车辆来个亲密接触,摸一摸,坐一坐,打开机器盖子看看发动机都不是问题,连迈巴赫、保时捷、法拉利、路虎、悍马、捷豹等等在国内被圈在笼子里的高档豪华车都可以任你体验,当然这里有国民素质的因素在里面,但是要是像国内这样将名贵的车与观众隔的远远的,那车展还有何意思。六、纵观整个车展,有美女模特的展台不超过15个,以至于有的展台刚有穿着暴露点模特站出来都会引起一些骚动,我们想多拍些美女图片的想法几乎落空,相比国内一个车一个模特的局面简直是大相径庭,不过从而也看出在国外车展就是展车,而不是做秀。

(编辑:张效铭)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